第33章 二次还乡(4/6)
满讨好的笑容,说道:“刘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在下曾是长治县县令赵国治呀!昔日有幸与公子有过交集。”
“哎呀!原来是长治县令赵兄,刘墉真是失礼了!罪过罪过,赵兄这是……”刘墉言辞间满是歉意与客套。
“说起来在下还要好好感谢刘公子呢。”这位赵同知微微扬起下巴,神色间满是得意,“这不,皇上传下旨意,说在下因救助过刘公子,且为官还算清廉,特擢升在下为五品宣抚使司同知,现今正在等待候补。”说到此处,他眼神中闪过一丝自得,“不知刘公子今日这是要去往何处?不如我做东,请刘公子到全聚德好好品尝一番那闻名京城的烤鸭,也算是略表在下的感激之情。”
刘墉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却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赵兄好意,刘墉心领了,只是当下有急事需赶往山东处理,片刻都耽误不得。”说罢,便与他拱手作别。待与那人拉开一段距离后,我忍不住好奇地询问刘墉缘由。刘墉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缓缓说道:“此人乃是个趋炎附势之徒,惯会攀附富贵,左右逢源、见风使舵。与这样的人深交,恐惹来无端是非,不结交也罢。”言罢,刘墉一抖缰绳,加快了前行的速度,我也赶忙跟上,只留下身后那赵同知,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一脸的悻悻然。
我和刘墉出了崇文门,再向南出广宁门进入了直隶地界儿。不一日我们便到了景州城南的南留智这个地方。看到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定好房间,放下行囊,让小二把马匹拴好喂上草料,我和刘墉要了几样小菜一壶酒对饮起来。
南留智坐落在景州城南三十里之处,北接景州,南邻德州,恰好处于安德驿与东光驿之间,距二者均为三十里的路程。这里可是北京去往南京的驿道上极为关键的一个节点。
南留智归属于景州的南留智庙地方,统辖着周边八个村庄,留智庙、梁家庄、老庄、南留智以及南留智新街等都在其管辖范围内。
因着处于交通要道的特殊位置,南留智每日都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旅人,无论是骑着马的行商,还是坐着马车的官差,亦或是徒步的书生,行至此处,往往都会选择在此歇脚留宿。每到傍晚,夕阳余晖洒在街边的客栈、饭馆招牌上,店内灯火通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