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刘府劫难(1/6)
上文书提及,那和硕诚亲王爱新觉罗·胤泌竟亲自出面,于十四爷胤禵的府邸将曹雪芹安然接走,巧妙地化解了十四爷胤禵与曹雪芹所深陷的重重困局。此事仿若一阵清风,吹散了笼罩在众人头顶的阴霾。
我匆匆回到刘府,将这一喜讯告知格格。勤格格听闻之下,那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一直悬着的心也终是稳稳落回了原处,面上忧虑之色尽散,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后的欣然。
说起这曹雪芹之事,倒也成了我结识和硕诚亲王的机缘。咱这位王爷啊,可绝非寻常王爷能比。在这满朝上下,诸多王公贵族犹如繁星闪烁,文武大臣亦是人才济济,可他却似那居于九霄之上、隐匿于云海之中的皎月,其光芒虽盛,却难为人所见。无论是在严谨的历史记载里,还是在民间众说纷纭的传言之中,他都仿若一团迷雾,几乎无人知晓其真实面貌与行迹。若不是今日我将此事道出,恐怕这位神秘的王爷依旧会如深锁于重重迷雾后的幻影,只留下无尽的谜团,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沉寂,不被众人所察觉。
咱再说朝廷让傅恒傅中堂统兵西北征讨准噶尔汗国。朝廷为了征讨顺利,便任命刘统勋为西北军需事务后勤总理之职。前文书介绍刘墉与乾隆渊源的时候,咱捎带脚的介绍过刘统勋,因刘统勋清正廉明,做事儿严谨,又做过“帝师”。所以乾隆把这么重要的事儿交给刘统勋来打理。
于是刘统勋刘中堂、这位朝中重臣,毅然决然的领命奔赴陕甘,承担起办理军需事务的重担,以做前线大军得以支撑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时期,定西将军永常于前线苦苦支撑,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兵力的悬殊让他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他向刘统勋发出求救信号。刘统勋闻听前线险况,心急如焚,反复思量后,决定向乾隆帝上奏。在那奏章之中,他言辞恳切,提议让军队暂撤哈密,于彼处休养生息、整军经武,以待来日扭转战局。
由于前线距离京城路途遥远,消息闭塞。而此时的乾隆帝,尚被蒙在鼓里,对前线主帅班第、鄂容安兵败自尽之事一无所知。见到刘统勋奏章,就觉着刘统勋在贻误军机,把消灭叛军的大好战机即将断送。更何况,刘统勋未与永常合力谋划安接台之战事宜。这在乾隆眼中,无疑是将班第等人弃之不顾,使其深陷绝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