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探亲访友(2/5)
道:“这些小玩意儿,拿去玩吧。”孩子们接过礼物,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齐声说道:“谢谢王爷老爷。”
老王爷听到孩子们称他为“王爷老爷”,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在庭院中回荡。其他人也被孩子们的童真逗得捧腹大笑,一时间,整个庭院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王爷对孩子们的喜爱溢于言表,他亲切地说道:“刘安呐!你若有公事,你就去吧。把格格和孩子们留在王府小住几日。”
我看到王爷如此喜欢和疼爱孩子们,心中满是感激,欣然应允。
在王府里,孩子们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小女儿兴奋地比划着:“哥哥,王爷老爷的院子可真大!”
儿子不服气地说:“爷爷家也很大!”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地争论着,那充满童趣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吃过午饭,我起身告辞。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墉在京城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少时旧友闻名而来,不是切磋棋艺,就是挥毫泼墨。每日,刘墉的书房里总是宾客盈门,高谈阔论之声不绝于耳。
而我也没闲着,跟着刘墉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天,刘墉带我去参加一个文人的聚会。
那是一座雅致清幽的庭院,虽说已是深秋,却不失风雅。微风拂过,落叶叶沙沙作响,且送来阵阵秋香。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吟诗作对,好不热闹。一位文人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新作的诗词《念奴娇·秋菊》:“金风萧瑟,正秋深时候,东篱花绽。冷露寒霜浑不惧,独抱枝头香满。瘦影娟娟,幽姿淡淡,陶令诗篇赞。繁英黄蕊,笑迎朝日舒展。遥想五柳门前,南山为伴,逸韵千秋灿。尘世浮华皆过眼,唯有此心无怨。寂寞谁同,孤标自守,霜染容颜灿。晚香盈袖,与君沉醉秋畔。”众人纷纷鼓掌称赞,那掌声如雷,表达着对作者才华的钦佩。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虽然不太懂那些高深的词句,但也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座知识的宝库之中。
突然,有人提议让刘墉现场作诗一首。刘墉微微一笑,略加思索,便仍然按照“秋菊”主题吟诵出:“《念奴娇·秋菊》暮秋时节,见金英绽放,满园娇妩。冷蕊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