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惊险之路(1/6)
乾隆十五年的深秋,山东广袤的大地仿佛被一幅金色的画卷所覆盖。那已经泛黄的青纱帐,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轻抚下,泛起层层波浪。玉米棒子沉甸甸地挂在秸秆上,高粱穗子红得似火,到处都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当然,还有小面积的谷子也在秋风中等待着收割,那低垂的谷穗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种喜悦,如同一曲悠扬的乐章,在每个辛勤劳作的农人心头奏响,回荡在辽阔的田野之间。
在这浓郁的秋意之中,我和刘墉站在田边,望着眼前一片金黄的景象,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规划。我们安排将秋粮一一收入粮仓,给被雇佣者发了银钱,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欣慰。接着,又给佃户们发了过冬的余粮,确保他们能在寒冬中有足够的粮食度日。做完这一切,我们便在庭院的六角亭子里坐下,商量起了如何进京的诸多事宜。
一日,阳光柔和地洒在亭子上,我们相对而坐,静静地品茶。我轻抿了一口茶,感受着那温润的茶香在口中散开,缓缓说道:“三哥啊,明年就是大比之年,我们是不是今年就该进京。一呢,我们很多年没见到父亲母亲了,也该让他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二呢,你也该到京城里拜访拜访亲朋好友,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参加会考的情况。三呢,我们也该去拜见一下皇上、太后和履亲王,让他们知道我们现在很好,让他们放心不是?”我目光中透露出对这趟旅程的谨慎与期待,紧紧地盯着刘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肯定的答案。
刘墉微微颔首,他那深邃的目光中透着一丝忧郁,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他放下手中的书卷,书卷上的文字仿佛还在他的脑海中盘旋。他回应道:“嗯,你的提议甚好。只是这一路上要照顾好家眷和孩子们,怕是得费些心思。”他的声音低沉而稳重,带着对家庭的深深牵挂。
“要带上家眷和孩子们?”我疑惑地问道,眉头微微皱起,似乎不太理解这个决定。
“当然!不然如何让父亲母亲享受天伦之乐?”他的语气沉稳而有力,目光坚定地看着我,仿佛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去迎接这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单莹嫂子和勤格格听闻我们的商议,也轻盈地走了进来。单莹嫂子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那裙袂随风飘动,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