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都市系列文(五)(1/3)
这边师生说笑了半天,等到出去的时候,来看热闹的那些村民都已经散了,只剩下行政的同志正在车里精神抖擞地批文件。
送别了老师,时夏还不等回屋仔细查看那些配发的制式物品,那边小男孩的家人就过来问他情况如何,那看起来更加神秘的学校是否可信?
他谢过了这番好意,但留了心眼,仍旧装作口不能言,用一本写过数学题的草稿纸写道:“叔,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们老师过来同我说了,我们学校因为比较特殊,是免学杂费的。我想着这件事也不大好办,您看……”
时夏的想法是不能就把这桩恩情拖在那里,毕竟他们家是开厂子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之前说着解决学杂费也只是比较体面的说法,就提出一个代替的法子——把爷爷奶奶的这间屋子卖给他们家,时夏带走屋子里重要的东西,就算两清了。
毕竟这样免学费的情况,未来肯定是在体制内的,而且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回来打理屋子,爷爷奶奶又葬在公墓不用怕在山上那边扫墓时不好定酒店,乡下地方,这老旧的屋子也不值几个钱。
他这边一条条说明了情况,对面本来就是精明的商人,虽说看出来他想要了断的心思,但是他们家也没有提前投资攀附的想法,这救命之恩自然是越早了断越好,免得再出些俗套的纠葛,生意人消息灵通,往日里不知听了多少类似的八卦。
最后核算下来,花了六万块买下来时家的老房子,时夏收拾走一些贵重的东西,还有一些家具带不走,也一并由小男孩家处理,可以住到开学前就走,两家人商定好了这些,就签了合同,交付钱款。
这一笔钱入账,时夏就先去买了个新的手机,正规些的手机店摆在台面上的多半是新款,买一台手机就要花上三千,换做原主肯定心疼得不得了,但是快穿者没有委屈自己的习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上手机本身也是刚需。
带着一袋子手机附赠的小礼品回到家中,时夏首先就把原主那破破烂烂从爷爷奶奶去世用到现在的旧手机小心翼翼地捧出来,这破手机已经破到离开充电器就会关机,关机之后重启十来回都未必能开机,转移了里面随手存下的课件照片、灵感笔记,再把微信登到新的手机上,拿出装在小密封袋里的电话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