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县试(1/3)
县试是童试考试的第一场,是由本县县令出题并监考的一项考试。
卫辞特意查过,县试考试报名的学子约有400人左右,取前五十名录取,录取率不算低。
卫辞还是很有信心通过的,只是不知自己的名次如何。
此次郑秀才的学堂共有十人要参加县试。
郑秀才便让他们五人一组互结,并找了本县的廪生做保。
所谓互结便是让五人写互结保单,互相证明五人无人替考作弊。
若是五人中出现了替考者,或者携带小抄作弊者等情况,那么五人都要接受惩罚。
廪生做保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让廪生证明。
这五个学子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人也不是罪犯。
若是学子中家世不清白,没有科考资格的人,做保的廪生便要受罚,革去功名。
所以廪生做保也算一项风险大的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收益也高。
每保一个学子,廪生要收五两银子的保费。
也就是说卫辞还没进考场,就已经花了二两银子的报名费,外加五两的做保费。
千盼万盼,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卫岳与尔雅一起送卫辞来到县城的考场。
天还未亮三人便早早的来排队,却没想到很多人来的更早。
各种灯笼的烛光照耀的考场外跟元宵灯会一般。
卫辞排队入场,他年纪小,人也矮,搜子。
也就是搜查考生是否携带作弊小抄的工作人员,查起他来倒比别人容易些。
好不容易排完队,搜完身进场后,考生也不能马上去考试的考房。
而是要先由县官点名,众人排好队,向县官行礼作揖,然后依次进场。
进场前还会有人“唱保”,所谓唱保就是衙门的公务人员在卫辞进场前,大声喊着:
“徽州府,章阳县,下河村村民卫辞,年九岁,父卫岳……”
替卫辞做保的廪生看清卫辞确为本人后,便站出来朗声道:
“辛丑年秀才钱文山做保,确为卫辞本人无疑。”
接着,卫辞才能踏进龙门进场。
卫辞的考房在考场的正中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