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钱的认知(2/3)
我看向闺蜜,“我现在给你一百万,你会做什么?”
闺蜜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可能会给我爸爸买套房,在小县城,这样差不多钱就没了。”
劳拉在一旁补充道:“对呀,买了房还得装修呢,不装修怎么住呀?”
闺蜜点点头:“是呀,装修一下又得差不多二十万,那可能还得借钱了。”
我进一步引导她们思考:“装修好房子后,你会不会想买个车子呢?毕竟有了房子,出行也得考虑呀。”
劳拉马上说:“要呀。”
闺蜜也附和道:“那怎么的也最少得买个十几二十万的车子吧?”
我看着她们,严肃地说:“你看,给了你一百万,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你不仅把钱花光了,还欠了四十万,这有什么意义呢?”
劳拉若有所思地说:“对呀,那怎么办呢?感觉钱怎么都不够用。”
我无奈地耸耸肩:“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这要看你怎么去思考这个事情。这一百万可不可以用来做生意呢?比如说一份生意投资二十万,你可以投资五份不同的生意,说不定总有一个能赚钱呢?就算运气差到极点,都赚不了,这一百八十万反正本来也不是你的,也没什么太大损失。”
闺蜜有些疑惑:“哦,是这个意思啊,可万一都赔了呢?那不是血本无归?”
我解释道:“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你看,很多人在面对金钱的时候,总是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原生家庭对我们金钱观的影响,如果一直被那种匮乏感和压力束缚,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很局限。当你有了一笔钱,你首先想到的是满足家人的物质需求,这本身没错,但却没有从财富增值的角度去考虑。”
劳拉思考了一会儿说:“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像是这样。那这种思维模式要怎么改变呢?”
我回答道:“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金钱的看法。我们不能总是被稀缺心态所左右。一个人如果总是觉得自己缺钱、缺时间,这种稀缺心态会让他陷入一种穷忙活的状态,一辈子都很难摆脱。我们要学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财富,把钱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仅仅用来满足基本需求或者缓解心理压力。”
闺蜜问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