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转机(3/5)
赵根生带着他们往荞麦家兔舍走:&34;我们这兔子都是按技术要求养的。这是饲料配方,这是繁殖记录&34;
&34;赵叔,&34;荞麦轻轻扯他袖子,&34;让技术员同志自己检查吧。&34;
李厂长笑了:&34;这姑娘懂事。来,我们先坐会儿。&34;
张大妮早就准备好了茶水点心:&34;厂长,您尝尝,都是自家做的。这糕点是用红糖做的,甜而不腻。&34;
技术员们分头行动,有的查看兔子体重,有的检查饲养环境,还有的在记录数据。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34;我们这兔子啊,都是分户养的,&34;荞麦带着技术员们挨家走访,&34;每家都特别用心。&34;
&34;大娘,您家养了多少只?&34;技术员问正在打扫兔舍的王婶。
&34;38只小的的,大的15只,有一半怀崽了&34;王婶擦擦手说,&34;都是按荞麦教的方法养的。你看这草料,都是专门配的,兔笼每天都冲洗。&34;
技术员仔细查看,不住点头:&34;确实干净。记录也做得很详细。&34;
&34;那是,&34;王婶骄傲地说,&34;荞麦给做了个本子,每天都记着投料时间、产仔数。&34;
走到李大壮家,只见他正蹲在兔笼前给兔子喂水。
&34;李叔,您这兔子长得真壮实。&34;荞麦夸道。
&34;可不是,&34;李大壮笑着说,&34;按你说的法子养,就是好。以前咱们都是随便养,现在讲究多了。&34;
技术员掂了掂一只大白兔:&34;营养很好,骨架结实。&34;
&34;这就是科学养殖的好处,&34;荞麦对技术员说,&34;虽然是分散养殖,但大家都按统一标准。我们还喂养中药草预防疾病。&34;
一路走下来,技术员们连连称赞。每家的兔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草料新鲜,记录完整。
&34;村里现在有多少户养兔子?&34;李厂长问。
&34;七十多户,&34;赵根生答道,&34;都是自愿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