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惊人的相似(1/4)
可怜的北狄人,草原酝酿出来的文明在大胤璀璨的农耕文明面前,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事务。
当大胤的文人墨客卖弄文采,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篇之时,北狄人还在想方设法创造文字。
但发现创造文字不是那么一回事,于是索性就使用大胤的文字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
还有,他们的冶金工业几乎空白,使用的货币就是大胤的铜钱和银子,甚至采用最原始的以物换物。
如此瘠薄的产业体系,导致他们使用的盐,以及兵器农具等等一些不可或缺的而生活物资,只能从大胤这边抢过来。
当大胤处于强盛时期,他们便只能用草原的农牧产品以及马匹来与大胤交换生活物资。
依靠正规渠道购买、走私或者劫掠的盐铁等,是北狄草原上最紧俏的硬通货。
因此赵暮云应该能够想象,他和唐延海、王铁柱在黑驼山秘密通道扣下来的六百斤生铁、三百斤粗盐对鞑子千长铁木尔而言意味着什么。
怪不得白守仁给铁木尔一通风报信,铁木尔就派出浑骨都一个百骑来抓赵暮云。
“折兰王那边主要还是以粗盐为主吧!细盐的消耗量如何?”
当从马赫穆德口中得知细盐在北狄居然卖到一千文一斤的时候,赵暮云脑中已经有了对折兰王的经济削弱计划。
“大人您说得没错,细盐只有折兰王能用得起,草原上的千长们,一个个也是望而却步。”
马赫穆德显然不知道赵暮云酝酿的大计,他尽自己所知,极力配合回答。
“行,那等我们细盐生产出来后,你就通过你的人脉网络,将这些细盐卖到北狄手中!一百文的供货价不变,能卖多少,各凭本事。”
赵暮云对着马赫穆德交代,“我身边还有五十斤细盐,你就带着它进入草原,找你的人建立销售网络。”
啥?
北狄那边细盐如此稀缺,售价如此之高,即便赵暮云要五百文的供货价也不为过。
可是赵暮云偏偏以100文的供货价给他们,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大人放心,这五十斤细盐,我要让草原上每一个部落的商人都感受到它那诱人的魅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