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回 高句丽挑起战火 大宁军夺取东北(1/4)
九月的渤海异常繁忙。从青州和沧州等地到往葫芦岛、长生岛和黄泥川的大小船只络绎不绝,韦孝宽和历尤的水军演习也进行不断。营州各地的军营也是如此,气氛严肃、枕戈待旦。工厂作坊日夜不停,加班加点赶制军需物资。而营州的民众却未感觉到任何战争的气息,庄稼照种,买卖照做,一片祥和忙碌。一句话,就是外紧内松。
一个月前,宁省就发布告示,预警本地商人及民众非必要,不要前往周边异族。两年来,卫照临一直保持着对外开放的包容政策,使得宁省来自高句丽、室韦、勿吉的外族之人大增。他们羡慕宁省的富裕自由,仰望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渴求营州的格物技术。他们被宁省宽松的商业氛围、极低的交易赋税、广普的民众教育、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诸多工业和农业深深触动,许多人拖家带口前往宁省定居、经商。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部落首领,没有毫无财产和自由的奴隶。强大的民族包容性使得外来人员毫无违和感。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人能阻挡。这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延伸至周边各族,使得高句丽等王朝高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历史上的高句丽曾经建国,可以说在东北地区是最强大的王朝,室韦和勿吉都不时依附于它。但受到周边部落及中原王朝的各方打压下,一度向中原王朝称臣,寻求庇护。到了隋代时,高句丽联盟四方,竟然先发制人,攻击辽西,但最终还是输在了实力上,被强盛无比的大唐所灭,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再无高句丽。
而卫照临现在遇到的高句丽和历史上差不多,先前也是依附北魏,册封高句丽安藏王为安东将军,辽东郡开国公。但在大周灭了北魏之后,遇到了和隋朝时期的情况相似,趁中原战乱没对大周称臣。外部的制约因素大大减弱,内部争权夺利就开始了,残酷血腥程度一点也不输中原皇室。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身亡,其弟安原王继位。百济与新罗联手,趁其内乱,频繁攻打高句丽南部,致使高句丽丢失阿利水(汉江)流域,衰落迹象已现。但谁能甘心王朝的衰亡?
西边的宁省绝对是块肥肉,若能掠其财富,夺其土地,定能给高句丽王朝续血继命,说不定还能迎来王朝盛世。高句丽、室韦和勿吉已经暗中联手,誓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