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捉放晋惠公(3/5)
都没有半分好处。而且秦晋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是他秦国日后发展的基础,若是因此而开罪于晋国,恐怕也会让其他诸侯国对他秦国心生警惕与不满,从而影响他称霸诸侯的宏图伟业。
秦穆公无奈叹了口气,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网开一面,安排专人将晋惠公妥善安置在灵台。
秦国大夫们听闻这个决定,纷纷求见秦穆公,竭力请求将晋惠公带回国都,以便处置。
秦穆公却缓缓说道:“我俘获了晋惠公,本以为是成就了一件足以名垂青史的大事,想着可以借此向全天下展示秦国不可小觑的实力,可如今天子为他求情,夫人也为此事食不知味、忧愁不堪。若因我一意孤行,致使夫人自杀,那我即便得到晋惠公,又有何用呢?这对你们这些忠心耿耿想要兴邦立业的大夫们,又有什么益处呢?秦国的根基在于诸侯的支持、百姓的拥护,而非是这一次的胜仗,更不是一具晋惠公的尸体。况且晋国人以无比的忧伤来感动我,他们指着天地和神灵与我相约,让我看到天命所向与道义所在。我若不顾他们的忧伤,一意孤行,那我将会增加他们对我的怨恨,这种怨恨就像一座大山,迟早会压垮我秦国;我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背弃道义,这便是背叛了上天与神灵,上天降下的惩罚必然难以承受,背叛天地之举必然不吉祥。所以我决定放晋惠公回国。”
秦穆公的这番话,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秦国大夫们心中的迷雾。他们纷纷点头,意识到秦穆公的决定是明智的。秦国的未来不仅仅在于一场战争的胜利,更在于赢得人心、维护道义。秦穆公的宽容与仁义,不仅保全了夫人的性命,也赢得了天下人的尊重。而晋惠公的回国,也为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留下了转圜的余地,为秦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子絷听了秦穆公的话后,心中暗自摇头,他实在无法认同秦穆公的仁慈大度。只见他面色凝重,脚步匆匆地走到秦穆公面前,拱手施礼后,便慷慨激昂地说道:“主公,我认为万万不可放晋惠公回国啊!”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众人皆被他的气势所震撼。公子絷接着说道:“晋惠公这些年来,可谓是昏庸无道至极!他听信谗言,残害忠良,致使晋国朝堂乌烟瘴气,百姓们苦不堪言。这样的人,早已失尽民心,根本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