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图霸中原(3/5)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之际,阳樊人苍葛挺身而出。他站在高处,大声呼吁:“我们阳樊百姓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岂能轻易屈服于晋国之威!我们并非是与晋国为敌,只是不希望失去自由与尊严。若晋侯能放我们一条生路,我们阳樊百姓必将以礼相待,永世感念晋侯之恩!”
重耳见此情形,思索再三,决定解围,并放出当地居民。这一举动不仅平息了阳樊的反抗,也为晋国赢得了民心,从此,晋国在太行山之南的王畿有了自己的坚实封地。这片土地犹如一块重要的基石,使晋国挺进中原,争霸天下时,有了一个稳固且可靠的桥头堡阵地。
晋文公四年(前633年),远方的楚成王野心勃勃,他联合同盟诸侯,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宋国。宋国人心惶惶,紧急向晋国求援。得知消息后,公孙固急忙赶往晋国,向晋文公重耳陈述宋国的危局,请求晋国伸出援手。
晋军帐内,谋士们纷纷建言献策。先轸站出来说道:“报答恩人,一雪恩情从而奠定霸主地位,就在此刻了。宋国当年也曾对我们有恩,我们岂能坐视不理?”当年宋襄公对重耳以礼相待,赠送车马,这份恩情重耳一直铭记于心。狐偃也接着说道:“楚国刚刚占有曹国,而且又初次与卫国通婚。倘若我们攻打曹国、卫国,楚国肯定认为自身利益受损,必定出兵救援曹卫。那时,他们顾东顾不了西,自然无暇全力进攻宋国,如此一来,宋国就能得到解脱了。”
重耳认为他们说得有理,于是下令编制三军,准备先讨伐楚国的同盟曹、卫。十二月,晋军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太行山以东大片土地。为了表彰赵衰的功绩与威望,重耳把原邑封给了赵衰。赵衰在晋国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默默辅佐重耳,出谋划策,忠心耿耿,此时得到封赏,实至名归。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春,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重耳整军备战,以荀林父为御戎,稳稳地把控着战车;魏犨为车右,忠诚地守护在主公身边。随后,他率领晋军八百乘浩浩荡荡南下,奔赴战场。在讨伐曹国时,晋军向卫国借路,希望能从卫国通过,迅速到达曹国的腹心地带。然而,卫成公却是个自私自利、胆小怕事之人,他害怕卷入这场纷争会给卫国带来灾难,坚决不答应晋军的请求。晋军无奈,只好选择迂回作战,从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