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城濮之战(4/6)
场,以便发挥晋军的战术优势,一举击败楚军。重耳的智慧与谋略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以退为进,将被动化为主动。
楚国方面,其军官们也察觉到形势不对,他们纷纷进谏,认为此时应当速速撤兵,避免落入晋军的圈套。他们深知,晋军的退缩绝非怯战,而是另有图谋。然而,子玉却被愤怒和傲慢蒙蔽了双眼,执意不肯撤军。他狂妄地认为晋军的退缩乃是怯战之举,这是天赐良机,断不可放过,一定要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晋军。他不顾众人的劝谏,一意孤行,将楚军带入了危险的境地。
四月戊辰日,重耳率领大军,会合了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和崔夭、秦国的小子慭,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城濮(位于山东省范县南)进发。一路上,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士兵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抵达城濮后,大军迅速驻扎下来,营寨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与此同时,子玉也不甘示弱,率楚军急行军赶来,依托郄陵一带的险要地势扎下营寨。郑国、陈国、蔡国的军队也纷纷前来相助,一时间,楚军阵营士气大振,旌旗蔽空,刀枪如林,大有将晋军一举歼灭之势。次日清晨,子玉派斗勃前往晋营向晋国请战。重耳目光坚定,深知战机已到,欣然允诺次日在战场上与楚军一决高下。
在决战前夕,重耳极为重视军队的战斗准备。他亲自来到有莘这个地方,仔细检阅军队。只见晋军阵列严整,七百辆战车整齐排列,犹如钢铁长城一般。战车上的马匹披挂着精良的装备,每一匹都膘肥体壮,精神抖擞;战士们手持利刃,目光坚定,眼神中充满着必胜的信念。不仅如此,为了给这场关键之战增添助力,晋军又砍伐了当地大量的树木,工匠们日夜赶工,制作出众多可以作为作战器械的木兵。这些木兵形态各异,有的如同巨人一般,有的则精巧灵活,数量之多,让人望而生畏。
四月己巳日,阳光洒满大地,金色的光辉笼罩着整个战场。晋军在有莘北严整地摆开阵势,军容威严,气势磅礴。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利刃,眼神坚定,仿佛一座座移动的钢铁堡垒。晋军的阵列整齐划一,中军大旗高高飘扬,重耳站在旗下,目光如炬,扫视着前方的战场,心中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楚军的队列同样是严整有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