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四十六)(4/6)
冷,这个嘛,你可以理解为胃里头缺了一把火。火不够旺,食物自然就无法被好好地烹煮消化,就像咱们吃火锅,火小了,肉片儿是不是就容易煮不熟,吃了还容易拉肚子?胃也一样,阳气不足,胃火不旺,食物进去就是一场‘冷餐会’,胃能不抗议吗?
所以啊,小徒儿,记住啦,脉数不一定就是真热,还可能是阳气虚弱的‘假热’。这时候,咱们就不能一股脑儿地清热泻火,而是要温阳补虚,给身体加把劲儿,让胃这个‘大粮仓’重新焕发生机,这样才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讲到这里,小弟子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估计是被张仲景仙师这段爆笑又接地气的讲解给逗乐了。不过,笑归笑,知识还是要牢记的。于是,张仲景仙师趁热打铁,继续补充了几点,希望能让他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小徒儿,你可知,中医看病,讲究的是辩证施治,同样的症状,背后可能藏着不同的病因。就像咱们说的脉数,有的人是实热,比如吃了太多辣椒,身体真的烧起来了,这时候用点清热药,比如黄连、黄芩,就能把火给灭下去。
但有的人呢,就是咱们刚才说的那种,看着像是热,其实是虚热,是阳气不足闹的。这时候,你要是再用清热药,那就像是雪上加霜,把本就不多的阳气再给打压一番,身体就更完蛋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温阳补虚,比如用点人参、黄芪,给身体加加油,让阳气重新振作起来。
而且啊,中医还讲究‘治未病’,就是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平时咱们就要注意保护阳气,别老熬夜,别吃太多生冷的东西,别让身体受凉,这些都是在给阳气加分。阳气足了,身体自然就好,吃啥都香,啥病都不找上门来。
还有啊,看病这事儿,不能光看表面现象,得深入探究病因。就像咱们有时候头疼,可能是没睡好,也可能是感冒了,还可能是颈椎病闹的。你得仔细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所以啊,小徒儿,你要想学好中医,就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在中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一代名医哦!”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懵懂地跑过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求知的光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张口就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