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同行(3/3)
白骨旁。她背包袱锅具等。
老姨娘不想自己和小桃拖水生母子后腿,咬了牙拄着棍,用了麻袋背了七八十斤葛根粉下山,几人跑了好几趟,直到天际发白才背完所有东西。
水生组装好了推车,把所有东西在推车上用绳子绑好,水生娘和老姨娘借着天际白光看到路上淤泥被烤成了龟壳,龟壳下面到处都是堆堆白骨,偶尔路上冒出个满是淤泥的骷髅头,老姨娘恨不得晕过去。小桃提醒水生娘和老姨娘忍着别出声,别惊动了道观的匪。水生娘腿抖得只能扶着推车,和老姨娘吐了一路的胆汁。
(好多读者很困惑小桃为什么有钱不在县城周围买几亩地?或者小桃为什么不去好地方要去流放之地?这可能是很多朋友看网文看的。觉得有钱想往哪跑就往哪跑。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严苛的户籍制度,在古代首先有地方保甲制度,普通人想要个路引需要层层上报,没有路引乱跑会被抓判刑,那怕就是有路引,冒用家人路引也会受罚。路引上甚至会标明所带牲畜,目的地等。可想而知有多严苛。去远地的商人路引会特别注明路程。真正能随意流动的是秀才身份或者官员才行。我们看到的名人四处游山玩水,那是他们背后官家身份就相当于通关文牒了。更不会有好地方的人冒着判刑被连坐的危险替你落户。普通人想搏一个身份只能是大灾慌引起的动乱,或者战乱,或者王朝末期政府管控力度不够。流放的地是因为人烟稀少,国家为了充盈人口所以才能搏一搏一个身份。小桃和老姨娘的身份只能是主家或者小桃她父母家。所以前期她得了自由觉得天大地大无路可去。到了饿殍遍野才觉得是自己有机会去辽东搏一个身份。再来说辽东,一直都是国家重要的军事要地。辽东的一部分离今天的山东很近,隔京城也不是太远。更不是大家想的远东苦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