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皇帝还是传儿香(3/4)
仁言辞恳切,却引发众臣低声议论。
御史群中突然传出个声音,“厉宗更妥,可彰先帝刚毅果决。”
人皆侧目,原来是左光斗之弟左光先。
你一个御史是来维持秩序的,哪来的发言资格,简直是扰乱秩序。
黄立极怒了,“叉出去!”
“据《谥法解》,‘悊’字寓意明睿,可作谥号。先帝虽年少继位,然其聪慧仁厚,当以‘悊皇帝’为谥号,以褒其德。”
……
众臣的最终决议经反复讨论,礼部综合众议,定庙号为“熹宗”,谥号为“悊皇帝”。
李永贞与内阁点头呵呵,赵本政却提笔记录,先行派人呈报王体乾。
廷议还未结束,一个太监就跑向首辅黄立极。
“血红”的大叉遮盖了熹宗悊皇帝这个暗贬的庙号和谥号,一个写得有些歪的“纯”字透着朱家子孙骨子里那种浓浓的犟种特质。
黄首辅当即跪了,“老夫仔细想了下,熹宗这个庙号不合适。。”
孙承宗愕然,转头,“首辅?”
黄首辅有些小得意,把手中宣纸亮给孙承宗看。
那个血红的大叉像是划在孙承宗脸上。
在黄首辅的的操作下,天启大帝庙号从“熹宗悊皇帝”换成了“纯宗严皇帝”。
成熟的朝臣都不会在这件事上和小皇帝过不去,左光先之流注定要被贬去三千里外。
或许,在九泉之下,天启也会感叹,皇位传儿就是比传弟香。
至少历史上朱由检是知道“熹”字暗讽了阉党当政的黑暗,但依然给与认可。
黄立极本身就是所谓阉党头子,他虽然复出视事,但话语权实在比不过已经执掌内阁半年的孙承宗。
不过小皇帝的意思,孙承宗也只能照办。
他的心头至今还闪过客氏的尖叫和瑞王的鲜血,从来无情帝王家,他和小皇帝之间可没有和天启之间的恩情。
朱慈炅对天启庙号谥号很满意,但礼部的折子还是让他宕机。
嫡母坤宁宫张氏,尊母后慈安皇太后,迁居慈宁宫。
生母启祥宫任氏,尊圣母慈禧皇太后,迁居慈庆宫。同时准任氏暂居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