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封锁之下,破局之路(2/4)
业方面,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努力实现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政府组织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成立专项科研小组,针对制约国内生产的技术难题展开联合攻关。
在机械制造行业,联盟的科研人员经过日夜奋战,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机床,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使得一些原本依赖进口的高端零部件能够在国内生产。同时,在化工领域,科研团队也取得了突破,开发出了一种替代进口的新型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
在农业方面,联盟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农业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灌溉水渠、水库,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养殖家禽家畜,增加收入来源。
在偏远的山区,政府引导农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茶叶、中药材等。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部分需求,还通过边境贸易,为联盟换取了急需的物资。在平原地区,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逐渐兴起,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保障了粮食的稳定供应。
联盟民众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投身到生产自救的热潮中。工人们加班加点,在简陋的条件下努力生产;农民们精心耕种,呵护着每一株农作物;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攻关,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纵横捭阖:苏启铭的外交突围
在组织国内生产自救的同时,苏启铭亲自挂帅,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寻求国际支持以突破封锁。他深知,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仅靠自身的力量突破封锁并非易事,必须争取国际上的盟友,打破列强的孤立。
苏启铭率领外交团队,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外交之旅。他们首先来到了与联盟接壤的友好邻邦——瑞国。瑞国一直与联盟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苏启铭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共同应对列强的经济封锁。
在瑞国的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