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段:社会观念的变第665章 教育理念的革新(2/3)
上,一位妈妈的发言引发共鸣:\"原本因为孩子教育想换工作,现在反而庆幸选对了企业。\"
嗅到商机的李阳决定将内部福利升级为对外业务。公司成立教育科技子公司,推出\"智育+\"品牌。初期聚焦企业定制化教育服务,为合作企业设计员工子女关怀方案;同时开发线上教育平台,将\"未来学院\"的优质课程资源数字化,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沉浸式学习非遗技艺、参与虚拟科学实验。
然而,市场的反馈并非一帆风顺。在推广高端研学项目时,销售团队遭遇质疑:\"这不就是高价旅游?\"李阳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组织潜在客户参观\"未来学院\"。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智能书法系统的引导下,既能学习王羲之笔法,又能实时获得ai反馈时,态度发生了转变。一位企业高管当场签下合作协议:\"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为了让教育理念更贴合市场需求,李阳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家与企业工程师组成跨界团队。他们推翻了最初的课程设计,提出\"五感学习法\"——通过触觉(手工制作)、视觉(数字艺术)、听觉(音乐编程)等多维度刺激,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在智能陶艺课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拉坯技巧,还能用传感器监测泥坯湿度,将物理知识融入创作过程。
随着业务的拓展,\"智育+\"开始涉足教育硬件领域。首款产品\"国风智能学习桌\"融合了传统榫卯结构与智能感应系统:当孩子坐姿不当时,桌角的青铜器纹样会亮起提醒;诵读古诗词时,桌面能投影出对应的水墨动画。产品发布会上,教育界专家评价:\"这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用科技重新定义了学习场景。\"
一年后的企业开放日,\"未来学院\"里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在智能书法区挥毫泼墨,在机器人擂台赛上激烈角逐,家长们则围在教育产品体验区热烈讨论。李阳看着这一幕,调出最新的财务报表:教育板块营收突破亿元,客户满意度高达95。但更让他欣慰的是员工的反馈——技术骨干老陈在年度总结会上说:\"现在加班晚了,孩子在"未来学院"比我还充实。\"
暮色渐浓,李阳站在\"智育+\"的研发中心,看着工程师们调试新一代教育机器人。屏幕上,孩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