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防异动(2/5)
“但他当时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诗词流传出来,可从这首歌的歌词意境就能看得出来,他在文采方面,是个不世出的人才啊。”
一人符合着说:“兄台说的极是,咱们想不到的是,阿福大人他还是诗词大家,是世所罕见的文学巨匠啊。”
“只是咱们无缘和他结交,错过了……”
不提几人对刚才的歌词啧啧称奇,等到了杨国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唱出来,他们更炸锅了。
其实,杨国祥还有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没有唱出来,是留作以后唱的,如果这首歌再唱出来,他们还不把阿福佩服的五体投地吗!
这个滚滚长江东逝水,歌儿的歌词蓬勃大气,慷慨悲壮,让人听了意味无穷,引出了功名利禄之外的万千感慨。
回味之后还感觉得到,歌词蕴含着许多的人生哲理。
歌词由苍凉悲壮,最后变成了淡泊与宁静,把世俗的冲突攻伐,回归了田园的安逸生活。
能写出这样歌词的人,具有怎么样的胸怀,文学造诣又高到了什么层次,不用说,这个阿福就是世所罕见的大儒。
几人当时就计划,年末的时候推掉一切应酬,说什么也要去大德国见见阿福。
不提他们无缘认识阿福,后悔的捶胸顿足,赶紧的把这两首歌的歌词抄录了,京郡里外从此广为传诵。这两首歌也博得了大家的喜欢……。
阿福虽然回国了,他的大名在白巾国又一次响亮开了,是他始料未及的。
丹华的歌,后续的还有由青藏高原改变的《西陲高原》《海豚音》。
由于音调高亢,高难度的高音都是别人学不来的,这也是丹华班子的特色。
说起阿福教授丹华唱西陲高原的时候,阿福累死都唱不了那样的高音,但他有小心思,就是为了打造丹华的特殊技能,不见得别人都学不来,就想别人硬拔高音半途而废。
他教给丹华唱这两首歌,一首歌指正了许多次,强力训练丹华拔高音。
有些草台班子的歌手听了这首歌以后气不忿,在自己练习西陲高原的时候,有的还真能把这首歌的最高音拔高。可上台时候一紧张就拔不上去了,弄了个邯郸学步被人哄笑。
她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