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古比雪夫之战,古德里安一战封神(1/5)
在古比雪夫城内,物资匮乏的阴影如浓重的乌云,笼罩着每一个角落。百姓与士兵们缺衣少食,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饥饿与寒冷如同附骨之蛆,侵蚀着人们的意志。然而,城外的明军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大鱼大肉的场景与城内的凄惨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反差。在这样的强烈对比下,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清晰地意识到,一味地死守古比雪夫绝非长久之计,长此以往,被困死在这座孤城只是时间问题。
若想打破当前的僵局,摆在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面前的道路仅有两条。
第一条路,是夺取远在 350 公里之外奥伦堡的明军飞机基地。只要成功炸毁机场,消灭那里的空军力量,古比雪夫便有可能从空中获得来自莫斯科的援助物资,从而缓解城内的艰难处境。
然而,这条路谈何容易。要让苏军的坦克部队在敌军重重防守的区域狂飙 350 公里,去夺取戒备森严的奥伦堡飞机场,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沿途必然遭遇大明王朝虎王坦克部队的顽强阻击,单就虎王坦克那厚重如铁幕般的装甲而言,苏军现有的坦克型号便难以突破。即便是威名赫赫的 t34\/85 坦克,或是装甲厚重的 is2 坦克,面对虎王坦克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就算苏军侥幸能够夺取飞机场,以明军强大的军事资源调配能力,完全可以在更远的地方迅速再建设一个飞机场。毕竟,对于航程可达 2000 多公里的 b - 17 轰炸机来说,再次远程轰炸古比雪夫并非难事,而具备高机动性的 262 战斗机更是来去自如,不受距离的过多限制。
第二条路,是命令装甲部队北上,清理伏尔加河东岸的明军炮兵阵地。一旦成功,苏军便有可能从水上获得补给,为这座孤城注入生机。
经过深思熟虑,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权衡利弊后,决定派出苏军精锐中的精锐——第 13 近卫装甲集团军和第 14 近卫装甲集团军出城作战。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对此次作战有着自己独特的考量,他计划利用装甲集群数量庞大的坦克,进行大纵深作战,这也是他对坦克作战理论的最新领悟与实践。
其具体的战术安排堪称精妙,他打算利用 kv2 和 is2 重型坦克作为开路先锋。这两款重型坦克,凭借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