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兵临古比雪夫(1/3)
时至1670年2月1日,为了更好的达成预定的战略目标,古德里安将军命令天山装甲集团军群长途奔袭300公里,进攻奥伦堡,达成目标以后,大军火速开往古比雪夫。
同时,伊犁装甲集团军群按计划沿着乌拉尔河,进攻420公里外的乌拉尔斯克。
古德里安对两大装甲集群的要求就是,依靠虎王坦克部队的强大火力,突破苏军防线后,不做任何停留,直接杀到奥伦堡和乌拉尔斯克城下,开始进行强攻。倘若在这两座城市遭遇守军的顽强抵抗,便要毫不留情地给予沉重打击,务必迅速攻克。
完成攻城目标后,天山装甲集团军将再次突进350公里,全力进攻古比雪夫。而伊犁装甲集团军群将进攻萨拉托夫,与从沃罗涅日方向发起进攻的中东方面军在此会师。
该计划的关键就是,在萨拉托夫的两军会师,一旦完成这个目标,苏军在伏尔加河的战线将被拦腰截断,到时候苏军只能任由明军随便拿捏。
霍普纳元帅作为一个征战多年的职业军人,深谙闪电战的精髓。命令35万土耳其军队佯攻斯大林格勒,制造大兵压境的假象。自己则亲自率领中东方面军的主力,长途奔袭萨拉托夫。
萨拉托夫这个城市虽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奈何此时苏军的主力大部分都集结在斯大林格勒和古比雪夫,萨拉托夫相对来说就显得兵力空虚。
苏军也是没有办法,兵力不足嘛!战争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苏德惨烈大战过后,紧接着大明王朝又强势加入战团,苏军在连绵不绝的战火中损失兵力近千万人,就是有再雄厚的人力资源,也不堪如此霍霍。
斯大林格勒以约瑟夫的名字命名,又是坦克生产基地,不能不守。古比雪夫是战时首都,而且是重要的战机生产基地,同样不可以放弃。着名的伊尔-2攻击机、伊尔-4轰炸机和伊尔-10攻击机都是古比雪夫生产的。
在这种情况下,萨拉托夫的军区司令员兼城防司令萨比耶夫少将自觉的无法抵抗明军的进攻,于是率领十多万守军集体出城投降了。
萨比耶夫少将是明智的,他手下这十多万守军虽然有几百辆坦克和重武器,但绝对不是中东方面军的对手,后者光坦克就有近五千辆。
自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