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隆美尔临危受命,力挽狂澜(2/3)
迅速崛起。他们趁势成立了新政府,试图收拾意大利的残局。然而,这个新政府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民众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另一方面,盟军的强大压力如泰山压顶,新政府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应对之策,否则意大利将彻底沦陷。
巴多格里奥领导的新政府在成立之初,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既担心继续与盟军对抗会导致意大利遭受更沉重的打击,又害怕轻易投降会引发德国的强烈报复。在这种摇摆不定的心态下,新政府的决策显得犹豫不决,导致意大利的局势愈发混乱。
当隆美尔元帅终于率领部队抵达意大利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深感局势的严峻。意大利国内一片混乱,新政府软弱无力,企图投靠盟军,而盟军又步步紧逼。他深知,要稳定南欧局势,首先必须稳固意大利国内的政治局面,重塑意大利军队的信心与战斗力。
隆美尔一方面与意大利国内仍忠于轴心国的势力紧密合作,向他们承诺德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意大利抵抗盟军的进攻,试图稳住意大利的军心民心。他频繁与意大利的军政要员会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调德意国联盟的重要性以及共同对抗盟军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他对意大利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与重组。隆美尔亲自深入意大利军队基层,不顾身体的疲惫与伤痛,鼓舞士气。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向意大利士兵们传授德军先进的战术理念与作战技巧。他挑选出一批意大利的精锐部队,按照德军的标准进行强化训练,并为他们配备了德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在隆美尔的精心打造下,这些意大利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成为稳定意大利局势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军事部署上,隆美尔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根据意大利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在亚平宁半岛的北部,他利用阿尔卑斯山脉的险要地势,部署了重兵防守。在山间要道和关键据点,设置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与强大的火力点,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意图将盟军的进攻势头牢牢阻挡在此。同时,他在沿海地区加强了海防力量,布置了密集的岸防炮与鱼雷艇。这些岸防设施如同一把把利刃,时刻警惕着海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