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波诡云谲的地中海局势,占据安纳托利亚半岛(2/4)
托利亚半岛。为了实现对这片土地的长期有效统治,大明王朝巧妙地发动了当地的库尔德人,许以诸多的利益。
库尔德人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人数众多,高达上千万之巨。大明王朝为他们提供武装,鼓励他们反抗土耳其人的统治。无疑,将来利用库尔德人制衡土耳其人,将是维持该地区稳定与控制的一个极为有效的策略。
英美两国在中东方向救援土耳其的道路已然被重重阻碍所封堵,无奈之下,只能将目光投向地中海方向,试图从中寻找解救土耳其的办法。
然而,这条道路同样布满荆棘。由于大明王朝的参战,地中海和南欧的战略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英美想从地中海方向解救土耳其,首先必须攻克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否则,英美联军随时有可能被意大利和德国切断退路,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更何况,德国还牢牢控制着克里特岛,而这恰恰是救援土耳其的必经之路。如此一来,美英援助土耳其的难度可谓是超乎寻常。
对于这些严峻的形势,土耳其的某些高层却视而不见,盲目地信奉凯末尔理论,在国会中振臂高呼:“大事不决看英国,跟着英国走,吃肉。”他们依旧傻傻地等待着英美的救援,宛如陷入迷局而不自知的愚人。
果然是“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用这个比喻土耳其的愚蠢,实在是太形象了。
盟军统帅部虽深知救援土耳其困难重重,但为了拉拢土耳其加入盟军阵营,以增强自身实力,美英盟军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一方面,在北非战场大幅增加兵力,力求尽快打败隆美尔,解除德军在北非的威胁。如此一来,便可逼迫维希法国加入盟军,或者以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取代维希法国,从而稳固盟军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盟军积极组织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大量的运输船只,计划在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登陆,开辟所谓的“第二战场”。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美国大兵大多驻扎在美国的大西洋海岸,要将他们全部运送到地中海战场,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
即便美英盟军成功进入地中海,并在西西里岛附近登陆,想要站稳脚跟也绝非易事。由于德国的库尔斯克大会战被人为地延后,德国得以保留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