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新的战略同盟关系,实现军事技术共享(2/3)
大明王朝的工程师和工人,争取早日提升军备产量。”
朱由检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好,既然大家都达成共识,那便即刻行动起来,完善新的堡垒行动计划,该计划要组建完备的预备队,确定联军反攻的方向和目标。接下来,我们需详细商讨各项细节,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随后,众人围绕新“堡垒计划”的具体实施、大明王朝工程师和工人进驻德国工厂的安排以及军事技术共享的范围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持续了数小时,期间各种观点激烈碰撞,最终形成了一份较为完善的行动方案。
会后,朱由检返回鸿蒙天阙,立刻向国内传达了与德国达成的协议,并安排相关部门挑选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招聘工人,尽快送往德国。同时,他也指示影密卫密切关注苏联方面的动向,以防苏军察觉到德军战略的改变而提前发动攻击。
而在德国这边,元首下令将新“堡垒计划”迅速传达给各级将领,要求他们严格保密并做好相应准备。德军开始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外围紧张地构筑防线,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被运往指定地点,工兵部队夜以继日地埋设。炮兵部队也在选定的位置搭建阵地,安置火炮。虎式坦克则被小心翼翼地部署到第一条防线的隐蔽位置,车组人员反复演练着对t - 34坦克的狙击战术。
施佩尔部长则忙着协调国内工厂,为大明王朝工程师和工人的到来做准备。他重新规划了工厂的生产布局,腾出足够的空间,并整理出详细的技术资料,以便与大明王朝共享。德国的工人们虽然对即将到来的外国同行感到好奇,但也深知这是德国摆脱困境的希望,纷纷表示会积极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王朝的20万工程师和工人分批抵达德国。他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对德国兵工厂的生产程序进行优化。在莱茵金属的工厂里,大明王朝的工程师们发现了坦克生产线上一些繁琐的工序可以合并,通过改进工装夹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克虏伯工厂,工人们与德国同行一起研究如何提高火炮的制造精度,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使火炮的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在奔驰的工厂内,中国工程师改善了铸造技术和模具,加工出大量零件,节省了大量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