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暗流(1/6)
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十月。
空旷的原野上飞着一支白鸽,白鸽乘着风势,羽毛在风中抖动,白鸽朝着东方飞去,渐渐地地平线隐约出现了整齐的城墙,一座都城出现在了前方。
白鸽振翅提升了高度,飞过高耸的城墙,城墙后方出现了一片鳞次栉比的楼宇。
长安,远比想象中还更加宏伟。
一个人沿着青石板,朝着鸽笼走去,他从白鸽的爪上取下了竹筒,这个青年人穿着青色丝绸袍衫,他身材修建,一双眼睛深邃而又温润,他是忠王李亨的长史张修。
张修接过竹筒,打开软塞,仔细地看着上面的蝇头小楷。
许久,他将字条合在了一起,走出了屋外,看着远方有些昏暗的天空,放佛是在自言自语,“他真的要来。”
张修从小是一名孤儿,被自己的义父收养,此时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画面。
“张修,你和羡之秘密去洛阳,有一项重要的任务。”
张修道:“义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太平公主准备对我们动手了?”
“不必担心,为父在朝中多年,太平公主插手政事,很多大臣都反对她,她不会得逞的。”
“你记不记得我之前教过你的一句屈原的《九歌》。”
“我记得,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就算身死,自己的魂魄依然不会放弃,这是屈原在歌颂爱国将士们保卫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气魄。”
在远山夕阳的映照下,传来了一个温和的语气,“为父希望你能记得这句祭歌,不忘伏龙山庄遵旨,维护江山社稷,不管世事如何,不要放弃希望。”
当时的张修的眼神中露出复杂之色,依然点了点头。
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他最大的悲哀之处便是失去的君王的信任,只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的忧思,或许当时张修的义父面临生死,心中所想便是屈原的心声。
张修的脑海中浮现往事的情景,仿佛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张修正在回想往事的时候,走过来一个仆人禀告道:“大人,李大人和韦大人来了。”
张修回过了神,道:“知道了,我现在过去。”说罢,张修略微整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