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传至平卢(2/4)
口跪好,心里恨得牙痒痒。
定是他那好侄女传出去的。
收了他的银子,还传他的风月之事,简直过分。
瑞王一死,他端王一家藏也不藏了是吧?
“父皇,嚼舌根不过都是些无知百姓,等过一阵,他们就忘了。”
皇帝脑袋更疼了,他居然是要压下此事,而不是把唐清月处理掉,简直色欲熏心。
他不禁怀疑自己的目光,这样的人真的能堪大任吗?
“滚!”
皇帝坐下咳嗽了一会儿,动怒之后他有种孤独感,突然想起死去的瑞王。
瑞王不可饶恕,可看着自己另一个儿子毫不犹豫杀了他,他又觉得后背发凉。
交给靖王的每件事他都办得漂漂亮亮,以至于他觉得好色那些问题无伤大雅。
而且,靖王上位,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乱。
反观端王,自江南巡视后,自己也在重视他,给他更好的差事,他也做得很好,可若他上位,靖王一派必定不满,恐会生出内乱。
“咳咳咳……”
他叹一口气,翻了翻内阁才送来的奏折。
镇国府一倒,朝中许多官员受到波及,贬的贬,死的死,革职的革职,空出了许多位置。
吏部提了份名单,请示他的意见。
内阁已经初步给了建议,但涉及比较高的官职,需要他来定夺。
他冥思苦想许久,拿起朱砂笔,提了几个沈家的人以及其余几个跟着端王办事的官员。
原本要压着的大理寺卿职位,也正式让沈寄担任,卢大人接任刑部尚书一职。
写完后,皇帝靠在椅背上,长叹一口气。
他把端王扶持得再高些,且看看二人如何,再做决定。
……
淄青,素有平卢之称。
节度使朱鞅,乃是理国府三姑爷。
这里是大虞的东北边境线,偶尔可以看到来交易的靺鞨人和半岛上的高句丽等国家的人。
这里与京城相距甚远,京城的消息若不是刻意打听,要数月才能传来。
而且能传来的几乎都是关于政令变革之事,要么就是哪个大人物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