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房彦藻命丧林虑山,李密再失心腹雪上加霜(1/4)
前文讲过,唐王李渊打着“救援东都”的旗号,派遣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唐军东征洛阳,向准备攻打东都洛阳的李密施压,李密不得不暂缓攻打东都的计划。
李密对唐王李渊的“老于世故”之态,心中既愤懑又无奈。他心想,这李渊口口声声说要救援东都,可实际上这厮不也在四处攻城略地吗?难道这天下就只许你李渊拓展领土,不许我有所行动?罢了,那我暂且不与你正面争抢这座城池,我去其他地方扩张势力总行了吧。
如此想着,他便将目光投向了的黎阳一带。
黎阳在隋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是漕运的关键节点,还见证了多次历史事件的发生。具体位置在浚县大伾山东北麓,地处黄河以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隋朝时期,黎阳因其靠近大运河的永济渠和黄河,成为了粮食运输和储存的重要地点。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为了解决关中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隋朝在黎阳设立了黎阳仓,与其他仓库如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等一起,为京师提供粮食供应。
黎阳在隋朝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仓储地,也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关键节点,其设立和管理对于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618年农历二月上旬,李密派遣房彦藻、郑颋等人向东前往黎阳,分路去安抚各个州县。
与此同时,李密又开始拉拢梁郡太守杨汪。
前文我们讲过,李密与杨汪有着较深的渊源。早在李密参与杨玄感兵变失败后,杨汪就是负责追捕他的主力。后来翟让死后不久,李密想要和平拿下梁郡,时任太守杨汪把前去劝降之人骂的狗血淋头,誓死拒降。
此次李密深谋远虑,杨汪在梁郡颇有声望,其治理才能和地方影响力,李密早有耳闻。在权衡利弊之后,李密觉得自己瓦岗军的实力今非昔比,决定再次拉拢杨汪。
李密便亲自撰写书信,派使者送给杨汪,心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的情感。他写道:“昔在雍丘之时,那段往事仿佛就在昨日。我们曾陷入激烈的追击之中,您的箭矢射中我的钩子,那是生死瞬间的交错,而我斩断您的衣袖,也是在混乱之中的一种应激之举。在那之后,我每每想起您未取我性命之恩,心中满是敬畏与感激,对待您丝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