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雀鼠谷”之战的胜利让李渊有了自己的根据地(4/5)
为贫苦农民出身,见不得贵重物资。看到官军丢弃的辎驮,舍鞍争相取物。
李渊遂率左、右二队突然进击,义军大乱,李渊步骑兵乘势纵击,大败甄翟儿部,俘获义军甚多。此战,李渊抓住农民军贪利和涣散等弱点,设迷惑阵,出奇兵突袭,剿灭了甄翟儿的农民军。
雀鼠谷之战中,通过李渊的的胜利可以看出,此时的李渊在战场上的战斗经验已经十分充足,是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然而,《唐史演义》对雀鼠谷之战的描述里,将这场战役的胜利之功却算在了李世民身上,文中说道:“渊麾兵出击,深入贼阵,为贼所围,世民提弓跃马,只领着健骑数十,突围而入。贼众前来拦阻,均被世民射退,阵势渐乱。渊乘机杀出,复招集步兵,与世民夹击贼众,杀得尸横遍野,血流盈渠。甄翟儿仓皇遁去,太原复安。”
《唐史演义》虽以正史为蓝本,但也不乏加入野史和民间传说的点缀,因此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史。但这部历史演义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功塑造了李世民在战场上临危不乱、英勇无敌的英雄形象。
其实,雀鼠谷之战的胜利,以及谋划起义和多场反隋战役实则是李渊的功绩。
笔者在翻阅众多历史着作时发现,自从李世民十六岁崭露头角以来,唐朝开国之初的诸多辉煌成就往往被归功于李世民。李渊的功绩似乎逐渐被儿子的耀眼光芒所掩盖,他成为了那个被儿子光辉所笼罩的父亲。
雀鼠谷之战结束后,甄翟儿的具体结局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关于他的生死和去向也没有直接的信息。不过,这事也是可以理解的,甄翟儿只是众多农民起义军里的一个小人物,虽然小有作为,但却没有太大的成就,是生是死,在那段英雄辈出的历史中也是毫无意义。
正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普通大众一样,走完了几十年的人生,就飞灰湮灭,消失于稍纵即逝的时间里,再也寻之不见。
战后,李渊并没有对投降的义军进行屠杀,而是选择收编他们,甚至将其中精壮和有战斗经验的小头目招入麾下重用,从而再次充实了自己的军队,为自身军事实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雀鼠谷之战后,因主力受损,魏刀儿的势力开始萎缩他后来攻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