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商站(1/5)
祝三爷是在三月底的时候才到的西梧府,恭贺宋亭舟升官的事不说,祝家与宋家关系亲密,宋亭舟越有出息他在背后越好乘风。起码在西梧府地界,提起宋知府便无人不知,他来往也更加便利一些。
“你想组建商队?”还是珍罐坊外面的亭子里,祝三爷一边望着面前三座巨型工坊,一边同孟晚说话。
“准确的说不是我组,而是小余。”孟晚叫来余彦东。
余彦东做为余家这个老牌商号的少东家,半点架子全无,客客气气的对祝三爷揖了一礼。
孟晚对他的表现极为满意,同祝三爷介绍说:“他们余家是西梧现在最有钱、有号召力的商户。”
就这一句,祝三爷便明白了孟晚的意思。这小子办事,其余人自然会看在他爹的面子上给他些面子。再来有个本地人掌权,其中诸多方便之处。
祝三爷问:“可是要我带带他?”
孟晚不和祝三爷客气,他理所当然的说:“让三叔带他跑跑买卖是肯定的,但我说的商队和三叔以为的还不是一种。三叔知道驿站的营生之道吧?”
祝三叔诧异的问:“驿站?禹国的驿站是每八十里一座,最快可日行三百里。官员倒是可以凭“符验”使用驿站资源,但这与我们这样的商户又有何干系?”
禹国驿站的主要用途还是用于传递信件、军情、以及运输军需。不管途中有无人烟,都要立上一座,而且无人敢劫。因为今日敢有山匪抢劫驿站,明日最近的兵营便会踏平附近所有山头。
孟晚有宋亭舟这个知府在,知道西梧府乃至整个岭南修路是近三年的大趋势。路方便了山民百姓,使他们得以走出大山,但最受益匪浅的绝对是商人。
受宋亭舟影响,孟晚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多从底层角度去看待问题,“若商人运送货物的时间可以变得更短,路耗更少,多出这部分便能多给果农提上两分。”
祝三爷笑了,这时候难免觉得孟晚有些妇人之仁,“恐怕到时候大家想的是如何将这份钱赚到自己口袋,怎么会主动给果农抬价呢?”他也是商人,扪心自问自己也会如此做派。
孟晚不太担心这些,等以后路通顺了,商农相互往来,他从中把控一二,商户们不给果农涨价都不行。
“三叔去糖坊的时候,觉得赫山现在的路如何?”孟晚又说到路上。
赫山县的路起码修建完成了一半,这个一半可不光是官路和城镇,还有赫山辖内大大小小的村庄吗。
因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