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判决(4/6)
这些都是孟晚提点过家人的,也嘱咐过常金花和碧云回乡不要拿人家东西,乡邻送的野菜山菌倒还没事,再值钱的就不能收了。
孟晚忆起,“之前是曾听琴娘提起过,她家肉摊子挪到城南来了。”
琴娘两口子都忙,一个守着肉摊,时不时还要下乡收猪或劁猪。一个开着早食摊子,日日不落的早起干活。但家里两个进项,日子过得也红火。
孟晚将其中半块肉切下和茄丁一起做卤子用,另外一条半交给宋亭舟,“夫君帮我剁成肉馅,明早包包子都用上,不然也不好放。”
面条过遍冰凉的井水更加劲道,茄丁肉丁卤连盆端到院子的石桌上,面条盛了两盆。
如今只有他们三个,便都坐在石桌上吃面和撕好的烧鸡,宋亭舟端着盆,孟晚和雪生端着碗。
这几天快入秋了,昌平昼夜温差大,他们吃饭时夕阳西落,吹来的风都是凉爽的。
饭后雪生收拾碗筷,孟晚规整东西。
“有些我穿着小的衣服也拿回去送人吧,该族里那几个小孩改改,那些粗布也都是给他们买的。”
宋亭舟整理书房里的旧书,他们以后大概率不回几次昌平了,书本这种东西不像衣物,这次要一本不落的全带回三泉村,“我有些启蒙的书也留给族里。”
说到这儿孟晚想起来了,“这次是不是要给族里办个私塾?”
之前两人就有这方面想法,但是正值灾乱,时机不对,如今昌平也普及了土豆,百姓多了样口粮,朝廷又给免了一年的田税,日子好过不少。
最主要的是宋亭舟如今是官身了,也该照拂照拂族里的人,为自己培育帮手。
不说别的,便是这次派官,就能看出官场有自己人脉的重要性,若不是林大人和王大人帮衬,他们只有到派官的那日才能知道被放到了雷州去。
甚至连怎么得罪的人都不知道,然后就被人给整治了。
“是要办一个给族里的孩子启蒙用,但若是启蒙,其实童生就够了。”若是有天赋的孩子其实启蒙三年就能看出优劣来,到时若是有聪明肯学的,自然可以接出村子培养。
夫子的人选也要找好,启蒙阶段教的不难,主要还是找个人品尚可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