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授官(3/6)
地方官便利的多,更别说是岭南那一片,历来都是发配流犯的地方,别说是同知了,就是知府总督,他也不去。
“林大人,下官也不想,但你们礼部交代出话来了,下官也很难办。”文选司郎中手指朝上,示意是礼部的掌管掺和了进来。
林苁蓉已经是礼部二把手了,比他还权势大的,不就是尚书吴巍吗?
林苁蓉眉头紧锁,“只是小辈间的小小纷争,何至于如此狠毒竟毁人前途。”
“可能还是我连累了宋进士啊!”外头又走来一人。
文选司郎中一看,竟是都察院的副御史王瓒,忙上前见礼,但心中不免嘟囔,每三年一次的新科进士派官吏部是最热闹的,没少有人送礼打听,但也没像今年这般接连被上官敲打。这宋亭舟究竟是何许人物?连最铁公无私的都察院都来了人。
林苁蓉也没想到王瓒会过来,不解的问道:“王大人所言何意?”
王瓒来之前是调查过林苁蓉与宋家的关系的,可以说宋亭舟虽然无关轻重,但掺和进世家之争,从踏入盛京起便一直被人暗中关注。
吴巍定是也察觉到了什么,不然也不会在这档口对吏部施压,将宋亭舟派遣到岭南去。
是吴墉案背后的推手他暂时不得妄动,这才拿宋亭舟一个小进士出气。
“林大人可还记得年前昌平前任知府罪臣吴墉?”
王瓒稍一点拨,林苁蓉就明白了关键,宋亭舟是昌平的人,又是在那个节骨眼上进京赶考,恐怕和揭发吴墉有着重要关联。
吴墉姓吴,这两年鹤栖吴家在朝堂上许久未见新人,没损一个都减少了他们对朝堂的把控。
乐意见到这一面的自然是上头的人。
林苁蓉抿死嘴唇,“宋家已经被盯上了。”留在盛京反而被人掣肘。
“但岭南是不是也太过偏远了!”
王瓒意有所指的说:“廉王背后的镇国公不久便要班师回朝,这天怕是要被各路霞云铺盖,远一点未必有坏处。”
他话锋一转,又突然对旁边努力降低存在感的文选司郎中道:“但雷州府确实不行。”
文选司郎中没想到问题还是回到他这儿,“但吴大人那儿下官确实没法交代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