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3)
“所以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使用芍药,那么就完全丧失了它原本应有的治疗目标与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提到的这两个方面的缘由,最终决定舍弃芍药而不予使用。”
“而且但凡遇到胸部胀满之类的病症时,通常也都不会选用芍药,这一点可以说是张仲景一贯遵循的用药准则及规律所在。”
一个医生满脸疑惑地开口问道:“张仲景这位医圣可有什么独特的用药准则啊?”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强烈的好奇心,似乎对这个问题充满了期待。
“张仲景治病时,若遇到患者胸部胀满(这里的‘满’通‘闷’,读作‘èn’)之症,通常不会使用白芍这味药材;而若是腹部胀满,则不会选用白术。”
就在此时,又有一个医生将目光投向了叶青云,语气急切地问道:“叶院长,您方才提到太阳病如果被误诊而用下法,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损伤肾阳。那么请问,出现这种状况会表现出哪些具体症状呢?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呢?”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点重要的信息。
“如果在临床又兼见脉微,而恶寒,则不仅仅是心胸阳气不振,这就是兼有肾阳虚损。”
“肾阳虚损,无力鼓动气血,则见脉微;肾阳虚而表阳不足,温煦失司则恶寒。故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振心胸阳气兼以温补肾阳。”
叶青云继续说道,“其实这在《伤寒论》写得清清楚楚,《伤寒论》第22条,‘若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大家纷纷鼓起掌来,都称赞叶青云博学。
叶青云淡淡一笑,“中医古籍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载体,熟读中医古籍对于中医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医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经过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是中医的宝贵财富。”
“通过熟读中医古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方剂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而且,我们通过熟读中医古籍,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