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松江之乱(4/5)
公,孟子劝国君行王道,施仁政,省刑薄赋乃其要。”
朱元璋(微微点头,感慨道):“孟子专言仁义,若当时有贤君能用其言,天下必定于一。如今我们要成就大业,也需以仁义为本,关爱百姓,施行仁政。”
许存仁(赞同道):“主公所言极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施行仁政方能赢得百姓的拥护。”
第六幕:祭亲与史笔之训
【时间】:辛亥 - 壬子
【地点】:宗庙、起居注官署
【辛亥为仁祖忌日,朱元璋诣庙祭毕,退御便殿泣下不止】
朱元璋(悲痛地说):“一月之间,父母兄长三丧相继,这终天之痛,念之罔极。”
【侍臣们纷纷上前安慰。同日,朱元璋遣使遗河南扩廓帖木儿、陈州谭右丞、貊高、脱因帖木儿等纱罗、葛布】
【壬子,朱元璋来到起居注官署,谕起居注詹同等】
朱元璋:“国史贵乎直笔,是非善恶皆当书之。唐太宗观史,命直书建成之事,此乃英明之举。你们对我平日言行可纪之事,勿宜隐讳,使后世观之不失其实。”
詹同(拱手领命):“主公放心,臣等定当秉持直笔,如实记录。”
第七幕:痛失大将与方国珍之叛
【时间】:乙卯 - 己未
【地点】:朱元璋帅府
【朱元璋得知中书平章政事俞通海卒的消息后,悲痛万分】
朱元璋(悲伤地说):“俞通海战功赫赫,为我军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他英年早逝,实在是我军的一大损失。”
【随后,朱元璋追赠俞通海光禄大夫,追封豫国公。此时,又有消息传来,方国珍既入贡,复阴通扩廓帖木儿与陈友定,王师讨姑苏时,国珍拥兵坐视】
朱元璋(愤怒地说):“方国珍这贼子,竟敢阳奉阴违,以书数其十二过,看他如何狡辩!”
【谋士们纷纷进言,商讨应对方国珍的策略】
谋士甲:“主公,方国珍此举不可饶恕,应立刻派兵征讨。”
谋士乙:“且慢,方国珍势力也不容小觑,我们需从长计议,以免打草惊蛇。”
第八幕:霸业展望
【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