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标题被读者吃了(2/3)
角度和力度。
他知道,只要稍有不慎,线一松,鱼就可能借着水的浮力迅速游走,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所以,他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每一步,希望这次钓鱼之旅中能够有所收获。
并不是想挣多少钱,就是喜欢拉鱼的那种感觉。
经过两分钟的拉锯战,坚定不移地保持着渔竿的弯曲,一点一点地缩短着与鱼儿的距离。
终于,在一阵剧烈的抖动后,鱼儿用尽了它最后的力气,不再反抗。万亿缓缓地将鱼往回拉,鱼儿的肚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它无力甩动尾巴,最后肚白对着蓝天,完全失去了挣扎的能力。
万亿右手拿着杆,杆头放在大腿根顶着——以此借力。左手拿起抄网不太熟练的抄鱼,好在鱼不蹦跶,很快就被他操到了抄网里,直接把抄网拖回来,这样能防止鱼跳出去,又能节省力气。
随意把鱼竿放到一旁,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踩不到就行,铁抄网有点重量,加上鱼他都要两个手才能扛上来。
虽然没有他鱼塘里的草鱼漂亮,但皮毛还是是很亮的,鳞片都很光滑。大概有五六斤左右,还是非常不错的。
万亿快速的在后面拿起鱼库,熟练的把鱼放鱼库里,然后丢水里,再把鱼库固定好,动作一气呵成。
这里老板还是挺好的,有伞有鱼库,大部分钓友都喜欢用老板鱼库,这样就不会把车上弄得湿哒哒的,而且鱼库装过鱼会很腥臭 ,要及时把水分晾干,要不然车上得臭死。
臭鱼烂虾的味道,懂的人都懂。
万亿快速的挂耳抛干,希望能连干。钓的鱼他会全部拿回去,到时候丢到鱼塘里,慢慢养着。
其实自家养的鱼,其鲜美口感远非市场上购买的鱼所能比拟。这种差别,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天壤之别。
养鱼人都知道,从鱼苗到大鱼要精心呵护。为了防止鱼儿在成长过程中患上疾病,不得不投喂大量的抗‖生‖素。
这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却是保护鱼群健康的重要手段。毕竟,一旦鱼塘爆发疾病,翻塘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任何养鱼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本地人,对于自家鱼塘里的鱼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他们通常会将从鱼塘里捞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