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世子爷可靠!(1/4)
县学建成了,然后陆晨阳要操心的就是夫子问题了。
这事比建县学还难,要说岩泉县能找出五千多个报名参军的,却找不出五个秀才。
谁家读书人没事跑到岩泉县这来啊!
要说岩泉县本地的读书人?呵呵,连个县学都没有的地方,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秀才了,别说秀才了,连个童生都没有。
沈时谦族学的那位夫子还是沈家从别的高薪聘请过来的,但是陆晨阳没钱啊。
他也去别的县,去拜访一些老秀才。
陆晨阳六元及第状元郎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这在读书人的眼里,六元及第跟文曲星差不了多少了,看陆晨阳亲自上门拜访,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
陆晨阳以文会友,他又惯会甜言蜜语的,直把人忽悠的恨不得为了岩泉县糟糕的教学水平抛头颅洒热血。
“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但是此事却不得不做。为了教化百姓,为了子孙后代,这件事必须有人要去做的。”陆晨阳温声说道:“在下不才,也想要去试试,还请先生助我。”
老秀才感动不已,立刻就答应下来。他完全是为了陆晨阳一片为民之心,当然了,陆晨阳说会将他学习的读书心得借给他抄阅也是原因之一。
陆晨阳这次出门带回来了六位夫子,这县学总算是能开起来的。
先生找到了,但是比先生更难的是找学生。
还是那句话,谁家好人把孩子送去读书啊?
对啊,他们没几个好人家啊。
陆晨阳心累,哪怕他已经给了很优渥的条件,免学杂费、免食宿费、他还包纸墨笔砚。
就这,来送孩子过来的都是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家,普通百姓都没有送孩子过来。
陆晨阳为此天天抓头发,想着要怎么才能说服他们把孩子送过来。
徐正辉对此非常不解:“大人,为何如此执着于百姓送孩子过来?那些人家根本无力支撑孩子以后科举费用,何必多此一举呢?”
陆晨阳一脸颓丧地说道:“可是读书不止是为了科举啊,不说学做人的道理,就是能多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陆晨阳当了县令之后,没少处理因为不识字造成的纠纷案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