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年10月16日 台北“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室(4/5)
建设区域分为两片,有发电厂和一些其它建筑,周围还新修了道路,甚至有一条专用铁路。请看:这边是建好的电厂,这边放大后勉强可以看到有许多小黑点和线条,应该是驻军搭建的帐篷和新修的道路,科研人员还有研究器材、资料、试验仪器应该都在这个区域里。这里有一条黑线,应该是专用铁路,这几条浅色的应该是新修的道路。那么问题来了,中共为什么在这么荒凉偏远而又缺水缺电的地方大兴土木,甚至不惜花巨资专门建条铁路专线并建个电厂呢?答案就是该项工程极为机密且危险,必须远离城市,而这一大片草原便是天然的试验场所。据美国中情局的照片判读专家分析判断,这片区域极有可能就是中共的核基地所在。”
他用手指指向照片外面:“如果队伍在张掖附近人烟稀少之处集结,在夜间接受空投补给,然后由潜伏人员指示目标,化装成解放军,就有可能混入基地,一举捣毁它。哪怕只有两名队员冲进去,只需几颗燃烧弹,借助风势便是火烧连营。至于空投嘛,以前有过先例,有一定把握。50年代我们就曾经多次给四川藏族聚居区黑水的反叛力量以及青、康、藏地区空投过人员和武器。”
在场的几个人一时都没吱声,这没法表示意见:赞成吧,这个计划太过异想天开,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反对吧,自己又提不出更可行的方案;而且他们同时都想到一个问题:郭处长压根没提突击队员怎么撤出。
叶翔回头问一处处长:“你们布建处在兰州、西宁一带有多少可以使用的熟悉当地情况的潜伏人员?”
布建处长为难地摇摇头:“局长,您知道,西北过去是军阀马步芳、马鸿逵的地盘,又相对落后荒凉,军统很难布置长期的潜伏人员;有几个经过这么多年早就失去联系了,恐怕早已被共军查获了。二十年前,陈明远当西北区区长和兰州训练班主任时,倒是培训了大批人员,可那都是为了对付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
叶翔摆摆手:“好了,不用说那么远了。就按照郭处长设计的两套方案做准备,抓紧细化,明确突袭目标,从香港分散化装潜入,身份掩护由香港站负责设计。行动处牵头,尽快形成完整的实施方案,三天内交我,上报安全会议批准后,争取早日进入实施。”
情报处处长又插了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