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年11月 木樨地 临别赠言(1/6)
第十九章
1962年11月
北京木樨地
自从田之雄接受任务以来,他时时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希望那一天能早点到来,好让他能早日实现成为英雄的梦想。他向往紧张刺激的潜伏生涯,更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觉得组织上挑选他承担这个任务,是对他作为优秀侦察员的最大肯定。
要说内心有什么忐忑,他觉得是让妻儿受了委屈;但这不算什么,反正过不了多久,当他完成任务胜利归来,组织上就会把一切解释清楚,付出一点代价是值得的。他甚至从心里笃定认为,凌局长、郭厅长所说的十年八年只是一种大致的表述方式,也许再过个两三年形势便会发生巨大变化。
他唯一担心的是,他过去后没能通过对手的审查,暴露了真实意图,引来杀身之祸。他不怕死,担心的是没能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尤其是听说对手拥有美国援助的测谎器、化学药物等科技手段来对付受审者,他内心总觉不安。他从小没上过正式的学堂,是父亲教给他和英哥一起识字,解放后只上过速成中学,读书、写字问题不大,但对科学仪器之类的东西知之甚少,总怀有一种神秘感和畏惧感。
于鼎洞悉田之雄的顾虑,相处大半个月了,他越来越喜欢这个聪明干练而又充满朝气的小伙子。想到田之雄即将要去执行的艰巨任务,他恨不能将全身的本领全部传授给他这个特殊的学生,可时间太短,他只能针对田之雄的短板择要而授,好在田之雄挺有悟性,又具备十几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很多东西一点拨便懂,甚至能举一反三,这让他欣喜不已。
即使是在公安部门内部也鲜有人知道,于鼎曾是中央特科成员,早年曾去苏联学习情报保卫课程。归国后,打入了军统,曾任多个训练班的总教官。他的真实身份和特殊贡献只有极少人知道。很多人开始熟悉他,是在1948年华北局社会部在河北平山县距西柏坡不远的东黄泥村开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上,他是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官。
建国后,训练班的学员大多数成为中央和地方公安战线的中坚力量。
一般而言,解放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后公开身份,大多数都会分配到其他部门工作,而不是继续留在保卫部门。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