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医论道,医食同源(4/5)
道济说。
\"还有地域的考虑,\"华千机说,\"北方干燥,方子里就会加入滋润的药材;南方潮湿,则多用化湿的药材。\"
\"说到这里,\"孙道济突然想起什么,\"你可知我家祖上还留下一本《千金食治》?\"
\"《千金食治》?\"华千机眼前一亮,\"可是孙思邈大师的遗着?\"
\"正是,\"孙道济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装帧古朴的书籍,\"这里面专门记载了食疗方面的内容。\"
华千机恭敬接过,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食补胜于药补,慎防胜于治疗。\"
\"这\"华千机若有所悟,\"这不正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
\"不止如此,\"孙道济说,\"你且往后看。\"
华千机继续翻阅,越看越是惊讶:\"这里面对各种食材的性质、搭配都有详细记载,甚至还有针对不同人群的调理方法!\"
\"正是,\"王怀隐说,\"孙思邈大师早就看出了这个道理。可惜后人多重视用药,反倒忽视了食疗这一关键。\"
\"这让我想起一事,\"李慈心说,\"前些日子,城中多有贫民求医,说是营养不良。若是能把这些道理推广开来\"
\"对!\"华千机眼睛一亮,\"我们完全可以编一本通俗易懂的食疗手册,教给百姓们一些简单的养生之道。\"
\"好主意,\"孙道济说,\"不过,这件事要从长计议。\"
他沉思片刻:\"这样吧,华医者,你先把军中的经验和这本《千金食治》的内容结合起来,整理出一个基本框架。\"
\"还要注意实用性,\"王怀隐补充,\"要用老百姓能买得起、容易理解的方法。\"
\"对,\"李慈心说,\"最好能按四时八节来编排,这样百姓们好掌握。\"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医童跑进来:\"大事不好!城南又发现多起粮食中毒的案例!\"
众人脸色一变。
\"看来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孙道济说,\"华医者,你那个预防方子,可能要提前用上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