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一站踩点结束(4/6)
果然我们沿着大堤坝向下走了近两公里的路见到了那块石碑,石碑看起来也有不少的年头,上面写着古堰大堤四个字,旁边还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凑近一看,这块石碑上的小字也都能看懂,应该是近代的产物,上面写的大概内容是关于大堤坝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要比郭大哥所讲三国时期更早。
整条大堤坝长约七十公里,也被称为高家堰,而且大堤坝前后也经过数次的重修和加固才得已延续至今,无论如何都是见证历史的存在。
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我陷入了沉思,第一站的踩点基本上可以宣告结束,因为这条大坝经历的年代比唐代都要早很多,而我们要寻找的墓穴必定是在唐代之后。
返回的时候恰好临近中午,我们走在回去的路上又一次碰到了开着拖拉机返回的林大哥,于是四个人再次搭乘上了拖拉机。
回到招待所之后,四个人简单吃了午饭到房间继续研究接下来踩点的下一个区域,为了提高成功率,我到附近的书店买了一些关于剩下几个县区的相关书籍。
猴子对书籍方面比较敏感,更没耐心翻阅,我就安排他去准备晚上下墓所需的物资,而我和阿娇、阿紫三人留在房间翻阅书籍查找线索。
原本是四县二区,眼下排除掉洪泽县,那么就剩下淮安市的盱眙县、淮阴区;宿迁市的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
我先是查找了一下关于古堰大堤的资料,整条古堰大堤横跨的长度近七十公里,除了洪泽县之外还连接到了淮阴区,如此说来那么四县二区中的淮阴区也可以排除掉。
眼下就只剩下三县一区,即淮安市的盱眙县、宿迁市的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接下来三个人的重点查找方向就是这四个地方。
经过一下午的翻阅查找,我们三个人发现剩下的这四个地方都存在不同的历史古迹,一时之间排除法是运用不上了。
但我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留意到盱眙县近代曾发生过两次大的决堤事件,一次是一九三一年淮河洪水,由于连续的爆雨引起淮河上游的洪水泛滥,多处堤坝被突破,盱眙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另外一次是一九三八年为了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决定在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