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众议纷纭,砥砺前行(1/2)
萧逸尘和苏锦从乌孙部落回到京城后,全身心投入到进一步推动中原与西域交流合作的事务中。皇帝对他们的建议大力支持,各地也纷纷响应,文化交流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局面感到满意,朝堂之上和民间都逐渐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朝堂中,以礼部尚书陈康为首的保守势力,对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表示担忧。在一次朝会上,陈康出列,拱手对皇帝说道:“陛下,臣以为与西域的交流合作虽有一定益处,但如今这般大力推行文化交流,恐会让西域的奇风异俗扰乱我中原的传统秩序。长此以往,我中原数千年的礼仪文化恐将受到冲击。”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他们认为,过多地接纳西域文化,会让百姓的思想变得混乱,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萧逸尘听后,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应:“陈大人此言差矣。文化交流并非是摒弃自身传统,而是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汲取他方之长。西域文化中的先进技术和独特艺术,能为我中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共同发展。” 苏锦也补充道:“陛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每一次的交流都带来了新的繁荣。如今我们与西域合作,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
皇帝听着双方的争论,陷入沉思。他深知萧逸尘和苏锦的想法是为了国家好,但也理解保守派大臣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最终,皇帝决定让双方各自拿出具体的方案,权衡利弊后再做定夺。
与此同时,民间也因文化差异出现了一些小冲突。在京城的集市上,一位西域商人在售卖香料时,因不懂中原的买卖规矩,与当地的一位摊主发生了争执。周围的百姓纷纷围观,一些人对西域商人的行为表示不满,指责他不遵守中原的习俗;而西域商人则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情绪激动。
萧逸尘和苏锦得知此事后,立刻赶到集市。苏锦先是安抚了双方的情绪,然后耐心地向西域商人解释中原的买卖规矩,同时也向当地摊主介绍了西域商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她的调解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为了避免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萧逸尘和苏锦决定加大对民间文化交流的宣传和引导。他们组织了多场文化宣讲会,邀请西域的使者和中原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