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我们不看了(1/3)
今日的京师很热闹。
庄韫兰埋首长乐宫作画,纠结要不要把皇帝陛下的生母孝恭皇后画入这幅“全家图”的时候,皇帝正在奉天殿为奉旨巡边的令国公等人践行。
皇城之外,勋贵子弟、文人墨客,乃至寻常百姓,已经热切等候在令国公离京路线沿途的茶楼酒馆。
连茶楼的说书先生,今日都是很应景的在讲太宗皇帝四次北征的光辉事迹。
自宣成二十年,朝廷派兵征讨西南匪寇,至今也有十几年没有兴兵了。
百姓看的是热闹,文人墨客看的是盛世气象,唯有知道些内情的勋爵重臣子弟,才明白令国公这次巡边到底意味着什么。
太祖皇帝定鼎至今已有百年,追随他开创景朝基业的那些武勋,有的因过在太祖朝时就被抄家斩首,也有的折损在之后的皇权更替之中。
有幸留存下来的,传到这一代,子孙也大多在锦绣膏粱中丢了祖宗的本事。
仅有的几府家风严谨,子孙也仍旧成才的公侯之家,就有令国公府和宣德侯府。
姜元德是陪怀庆长公主出府来看热闹的。
钦天监占卜的吉时一到,令国公一行人骑马自午门而出。
为首之人虽然华发已生,但仍旧目光矍铄、稳如泰山,正是这一代的令国公燕擎。
令国公府不仅是开国二十六位公侯之首,也是太宗皇后的母族。
除却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功劳,太宗皇帝四次亲征,次次都有燕氏子孙的身影。
放眼国朝武勋,至今没有任何一族的荣光能够胜过令国公府。
而在绍王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谋逆之前,在宣成这一朝,荣光仅次于令国公府的武勋,就是宣德侯府。
宣成二十年的那场讨寇之争,领兵出征的正是姜元德的父亲、宣德侯府如今的世子。
而这次巡边,宣德侯府锋芒尽敛,无人请缨。
坐在酒楼临街的厢房之中,姜元德望向那支威风凛凛的巡边之师。
在令国公这位总览巡边事宜的钦差大臣身后,是天子钦点的随从人等,都察院的文官与忠义伯等人皆在此列,也不乏受帝王看重、有意培养的勋爵子弟,被加恩准许随行,增长见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