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机缘(2/4)
纷纷凑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细细比对。
有人低声道:“真的诶!古人作诗,果然是按着这个规律来的!”
李泽见众人听得入神,嘴角微翘,仿佛慢条斯理的叙道。
“但仅懂平仄是不够的,还需讲究对仗工整和意境联想。譬如‘云开见月明’,上下句如果能呼应一致,则平添一分意趣。”
“那李兄能再赐教一二吗?”
一年轻书生满含期待地问道。
李泽微微颔首,随即道:“那便试试对句吧。上联‘溪水绕山而去’,谁能续出下联?”
书生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这时,孔令仪一拍桌案,抬头试探道:“天风拂树而归?”
“不差,但稍显平淡。”
李泽微笑着摇头。
“试‘月华映竹成翠’如何?既描绘自然之景,又兼顾意境升华。”
一时间,众人纷纷鼓掌叫好,更有人忍不住连连叹息:“此等才情,当真令人自愧不如。”
孔令仪长叹一声,拱手施礼。
“李兄真乃我辈楷模,今日受教,孔某才发现自己以前对诗词认知何其浅薄!”
见他这般诚恳,李泽冲他摆了摆手,淡然道。
“诗无高低之分,皆出于心中情意。尔等多读先贤之作,多体悟其意境,自然会有所长进。”
一个书生激动地问道:“李兄,敢问您是如何熟知如此多典故的?”
李泽故作谦虚地摆摆手:“不过是闲来无事,翻阅了些古籍罢了。”
另一个书生追问道:“李兄可否推荐几本?”
李泽略一沉吟,说道:“《诗经》《楚辞》自然是必读之物,此外,诸子百家之言亦可涉猎……”
他每说出一个书名,周围的书生便连忙记下,生怕遗漏。
一个书生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得遇李兄,实乃三生有幸!”
众人纷纷附和,赞叹不已。
李泽心中暗笑,这些典故都是系统灌输的,他只不过是信手拈来罢了。
这时,李依依放学后,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一眼瞧见爹爹被一群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