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1/2)
安姩硕士毕业后凭借《唐宋乐舞活化传承研究》一文引发学界关注。
她三年内复原七支失传古舞,其创新改编的《霓裳羽衣舞》入选国艺术基金重点项目,更成为首位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论坛的现场展演舞蹈家。
从“盛太太”到“安姩老师”的称谓转变,见证了她从舞蹈学界新秀到非遗传承先锋的跨越。
秋日的阳光穿过国家大剧院穹顶的玻璃幕墙,在安姩的月白色收腰长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她踮起脚尖调整展柜里的绒花宫灯,腕间的翡翠镯子碰在玻璃展柜上发出清响。
“安老师,这盏绒花灯的光线是不是太暗了?”实习生小周抱着平板电脑小跑过来,鼻尖沁着细汗。
安姩退后两步端详片刻,白瓷般的面容在展厅暖光里愈发莹润:“要的就是这种朦胧感。”
她取过绒布手套戴上,指尖轻抚宫灯垂下的流苏,“百年前的新嫁娘,就是在这样的烛光里绣嫁衣的。”
“哦对了,安老师,您要的唐本残卷找到了!”小周从挎包里掏出追印本递过来。
安姩接过泛黄的纸页,目光灼灼定格在“兰陵王入阵曲”的舞姿线描上:“果然和我推演的第三套动作吻合……”
胃部突如其来的痉挛让她喉间泛起酸涩,指尖不自觉攥紧了图纸边角。
实习生小周正要凑近细看,却见安姩猛地捂住嘴,单薄肩背弓成紧绷的弧度。
前日那种熟悉的晕眩感又涌了上来,她扶住桌沿,指甲压出月牙白痕。
“安老师,你还好吗?”小周担忧地看着她。
安姩摆手的动作比平时慢了两拍。
晨起时盛怀安特意温在紫砂壶里的参茶,今早竟一口都咽不下。
她后知后觉想起日历上迟迟未画的红圈,生理期已经推迟了半个月。
“资料先收好。”她突然将图纸塞回小周怀里,素来平稳的声线掺了砂砾。
去京城医院的路上,安姩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心,心跳在期待与恐惧间来回撕扯。
若真有了孩子,她不确定能否成为好母亲,却坚信盛怀安定会是位好父亲。
诊室,安姩坐在软凳上,陈教授看着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