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临危受命,胡萝河之役(3/4)
方官员对战争的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命令时拖沓敷衍。邵世龙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亲自前往各地,督促官员们加快物资筹集。他还发动百姓,鼓励他们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在他的努力下,物资逐渐筹集到位,军队也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邵世龙率领军队来到边境后,并没有急于进攻。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于是派出大量的侦察兵,深入了解蛮族的兵力部署、行军路线和作战特点。经过一番侦察,他得知蛮族的军队主要由骑兵组成,机动性强,战斗力高,但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却拉得很长,十分脆弱。
邵世龙根据这些情报,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出一支小部队佯装败退,引诱蛮族的主力部队追击。然后,在胡萝河附近设下埋伏,等蛮族军队进入包围圈后,一举将其歼灭。
战斗打响后,源国的小部队按照计划,与蛮族军队进行了短暂的交锋后,便佯装不敌,向后撤退。蛮族军队见源国军队败退,以为有机可乘,便不顾一切地追击。他们一路追到了胡萝河附近,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当蛮族军队进入包围圈后,邵世龙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源国军队如猛虎般冲了出来。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蛮族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他们的骑兵在狭窄的地形中无法发挥优势,被源国军队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在战斗中,邵世龙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手持长剑,奋勇杀敌,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士兵们看到丞相如此英勇,也都斗志昂扬,舍生忘死。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源国军队终于取得了胜利。蛮族军队死伤惨重,残部狼狈逃窜。
胡萝河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源国军民的士气。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对邵世龙的敬佩之情更甚。国主圣灵也对邵世龙的指挥才能赞不绝口,对他进行了重赏。
然而,邵世龙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蛮族虽然这次战败,但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卷土重来。于是,他在边境加强了防御工事的建设,增加了兵力部署,时刻警惕着蛮族的再次入侵。同时,他还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外交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援助,共同抵御蛮族的威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