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八路军哪来的150毫米重炮!?(6/6)
意义。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暂时撤退先。
既然八路军有这种重炮,那就需要好好合计下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筱冢义男立即吩咐道:“命令各部队,暂缓攻击,暂时转进到八路军重炮射击范围之外。
另外,命令轰炸机起飞,对八路军重炮阵地进行轰炸。”
通过布置的情报网络,副总指挥很快就知道了日军撤退的动向。
“想撤?哪有那么容易。”
副总指挥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武亭,随后武亭就根据情报,转换了炮击目标,把把炮击目标定在了最远的公路上。
按照原计划,武亭让炮兵团使用66式152毫米加榴炮摧毁了日军撤退的公路,使得日军不得不绕开这些被破坏的公路。
这使得日军一方面速度下降,另一方面也无法再将火炮、卡车等重型装备携带着撤离了。
这进一步降低了日军的行动速度。
炮击仍在继续,而八路军炮兵阵地的炮声就一直没有停过。
为了这次的炮击,八路军总部想了很多的预案。
以火炮为例,一直不间断的连续开火,使得火炮炮管都已经发烫了。
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换炮。
能操作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炮组只有二十四个,但火炮秦文伟这边是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对于火炮发射太多会发烫的问题,总指挥部给的方案是备用火炮,这门发射,另外一门冷却。
而且为了这次的炮击,总部就连人的因素都想到了。
每个炮组的人数是固定的,但是在训练炮组的时候,还特意挑了两个连的战士去学习如何装填66式152毫米加榴炮。
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炮弹重量超过百斤,填装手基本上填装个二十发就要换人休息一下。
为了这二十四门火炮,总部还给每个炮组多配了十名能够完成这种装填操作的填装手。
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二十门66式152毫米加榴炮能够在亮相的同时,给予还没有准备的日军最大的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