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武则天上位的背后(4/4)
事儿他也不好亲自下场动手,所以他就需要几个小帮手。
皇帝和大臣斗的时候,一般不是用外戚,就是用宦官,当时李治选的是前者,所以武则天能在李治活着的时候就参与政事,不是她这个曾经的小妈,在小丈夫那吹吹枕头风就行的,更多的原因,其实是李治的实际需要。
这种做法本来没啥大毛病,可李治高估了自己的健康和寿命,也低估了自己小妈的野心,等到李治感觉有点控制不住的时候,武则天已经迅速从一个小助手,变成了操盘的人。
李治有记载的儿子一共八个,其中前三个儿子,母亲的身份地位都不高,剩下的五个里,只有一个是萧淑妃的儿子,不过萧淑妃本人在李治活着的时候,就被武则天给收拾了,当时和萧淑妃一起被处理的,还有一直没生儿子的王皇后。
所以武则天当时的地位,基本上没人能撼动,再加上当时的各种情况,还有她的野心,所以她 “顺理成章” 地就改朝换代当了皇帝。
不过别瞧着几百字就能把 “顺理成章” 给写完,您要是仔细想想,一个古代女人要真想做成这件事,不光得靠运气、野心,还得有顶级的智慧和过人的心性,换成一般人,就算把武则天的经历告诉您,您也未必能重复她的过程。
而更重要的是,之前青鸟讲过的,世家门阀和寒门士族的冲突。
武则天那个时代,最出名的两个人,一个是 “神探” 狄仁杰,另一个是 “酷吏” 来俊臣,这俩人虽然完全不同,但也不是没有共同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有足够的能力,能完成武则天交代的任务。
一个人要是智慧高超,那他脑子里肯定能同时装下两种相反的思想。
其实政治上也一样,一个管理者能用上两种完全相反的人,这不也是一种相当高超的政治智慧吗?
图书管理员曾经说过:“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
也这样评价她:“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的人才,她既有容人的度量,又有识人的眼光,还有用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