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屏风揭文解秘史(1/5)
我俩蹑手蹑脚,步步小心,眼看就要走近宝箱时,不知触动了哪里的机关,那宝箱瞬间便消失了。
麻二叔见状忍不住大声骂道“他妈的!害得老子空欢喜一场”。
骂归骂,骂完即穿过一个石门进入一个大厅,说是大厅,其实是个空间较的一个石壁房间。
进得里面,迎面是一道石质屏风,屏风上面有很多小字,反正也不差这一时半刻,便就着火把看这屏风上面到底写的什么。
“这上面写的啥子?”麻二叔文化不高,况且上面写的是文言文,他当然看不大懂。
幸好我一直喜欢读文言文,从初中之时就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屏风上的文字太深奥了,我看了半天,才粗略看出了里面的意思。
屏风上大意是: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兵变攻陷北京,建文帝允炆为保性命化妆成僧人,与心腹近臣杨应能、叶希贤分别从密道逃出,相约邻水县境内杜景贤(杜天官)处避难。
燕王朱棣派人四处搜捕,几次险被发现,都被杜天官的眼线识破,秘密剿杀。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在老师杜天官帮助下秘密招兵买马意图复国,遂决定在邻水县内修建皇城,建立新的王国与朱棣抗衡。
未料朱棣耳目众多再次被发觉,幸有朝中旧臣密报才未被发现。然而修皇城的树木已经砍下很多,为了消除证据,无奈之下只有将那些树木就地掩埋,待风声过去之后再行起出。
建立新的王国谈何容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还不能公开进行,虽有部分旧臣部族暗中相助,终因势单力薄而至放弃。
建文帝见复国无望,心灰意冷之下看破红尘,最后削发为僧。
“怪不得有人曾经在地里河沟边挖出过木头,那些木头可不小哦!一般都有小圆桌那么大,两三丈长。有人还想用来做家具,却因在地下埋藏太久,木质太硬而只有当柴烧了。”麻二叔以此联想到有人挖到木头之事,一边用手比画着木头的大小。
“二叔!你见多识广,应该晓得那报答的来历吧!”
麻二叔仰望屏风,用手摸着那些小字说:“听老一辈传说,其实建文帝朱允炆出家之寺庙并非报答寺,而是另外一个地方。后来见搜捕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