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归途 第十回 大年,接神(5/7)
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微笑,那双曾经闪烁着好奇与梦想的眼睛,此刻更添了几分深邃与辽阔,仿佛能装下整个草原的壮丽与自由。
“那片草原,是我心中永远的净土。”赵枫的声音轻柔而富有磁性,她缓缓闭上眼,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蓝天白云下的世界,“在d大队的每一天,都是与大自然亲密对话的日子。蒙古族的朋友们,用他们最淳朴的热情接纳了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老书记总是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毛主席派来的亲人。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造,更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我们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奉献,如何与那些深爱着我们、呵护着我们的广大牧民融为一体。半年的上山下乡生活,不仅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物质上也收获了满满的惊喜。特别是年底的分红,乞今为止是我拿到过钱最多一次。我真不敢相信我能分到那么多钱,直至我的姐妹兄弟都分到了钱,有得比我还多,我这才相信这是真的!”
“那究竟是多少呢?”敖日新按捺不住好奇心,急切地问道。赵枫狡黠一笑,故作神秘地回答:“保密。”这一小小的插曲,让气氛更加活跃起来。
随后,班长的声音将我们带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讲述的下乡经历,生活条件之艰苦,远超我们的想象。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许多家庭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衣物更是缝缝补补,年复一年。国家的援助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安慰和希望,但即便如此,生活依然艰难。我们来到这里,和乡亲们一道早出晚归,天天忙碌在田间地头,但无论我们怎么忙乎,成效很小,地里的庄稼似乎并没有因为我们的付出而茁壮成长。作为下乡知青,虽然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历练,但似乎并没有给这片土地增添光彩,反而给乡亲们带来了不少负担。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生活而操心,而且深怕我们在精神上受到压抑和挫折,接受不了这样的贫穷,嫌弃这个地方,极尽全力的在各个方面给予我们照顾和安慰。乡亲们都把我们当作温室里的鲜花来呵护。而他们并未因为这片土地贫瘠,生活的贫穷而气馁。都说现在比解放前强多啦。他们没有怨言,日复一日辛勤的劳作着,他们期盼老天赐予他们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希望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