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大红山的招唤(4/5)
,最终形成了熊熊烈火,大火一直燃烧了九九八十一年,火熄灭后,山成了红色,且更大,更美,更壮观。在山的中央。远远望去,犹如两位慈祥的老人,笑眯眯地凝视着远方。呼唤着远方。她们的身旁簇拥一群翘首欲飞的雄鹰,守护着大红山,守护着家乡,守护着这片神圣的草原。
后来,人们在大红山,常常看到雄鹰带着雏鹰在这里展翅飞翔。看见它们在大红山的峭壁上筑了巢,人们都说,老人家的儿子在这里扎了根。
我深情地凝视着大红山,情不自禁地喊道,
“我们回来了”,
大红山似乎听到了我的呼喊,山间里久久地回荡着一个声音。
‘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此时大家的心情似乎都一样,深情地瞩目着大红山,望着这阔别已久的大红山,望着传说中古老的蒙古族阿爸阿妈。是啊,这里有我们的阿爸,阿妈,阿哈。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思念的心情,慢慢地,轻轻地走向山顶。此刻,我心中却有难言的羞涩,我们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记忆中已忘却了这座和我朝夕相处八年之久的大红山。
上了山顶,我们深深地向大红山鞠躬致意,蹑手蹑脚地踩着热腾腾的沙土和柔软的草坪,向深处走去。但我们生怕踏伤了还在生长中的小草。生怕一不小心,亵渎了日夜呵护这一方疆土的神灵。 我们不走了,找一块裸露着红色的土地,躺了下来,像是躺在妈妈的怀抱中,静静地享受着母爱的温暖和大红山特有的芬芳。
这几年,到草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沿着杜尔泊特草原上的这条天路,慕名来大红山的就更多了,全国着名的蒙古族阿妈——都贵玛曾经就生活在这里,他那感人肺腑的故事,大部分是在这里诞生。这也使得大红山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大红山景点,不设管理站,没有售票处,更没有商业零售。没有人为修建任何景点。在山口处,立了一个巨大的石碑,简略地介绍了大红山的地貌,以及形成的年代和它独特的结构。这里的一切仍然是那么的原始古朴。在这里可以自由行走,尽情地享受草原和大红山带来的一切欢乐和美好。
过了一会儿,我们起立簇拥在一起, 向远方眺望,看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草原,看着美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