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永乐风云:聚贤铸典,护佑华夏文脉(2/11)
不可不尊。但这位小兄弟也有其道理,学问当在传承中发展。依在下之见,二者不可偏废。” 众人听了,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这时,解缙匆匆赶来,看到朱棣后,赶忙行礼:“陛下,您怎么来了?” 周围人一听 “陛下” 二字,顿时惊慌失措,纷纷跪地。朱棣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笑着对解缙说:“朕来看看这招募贤才的情况,如此热闹,可见天下贤才对我大明此举的支持。”
朱棣环顾四周,提高声音说道:“各位皆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此次编撰《永乐大典》,是为了传承华夏文明,让我华夏智慧在后世绽放光芒。不论你们来自何处,出身如何,只要一心为了大典编撰,朕都不会亏待你们。” 众人听后,群情激昂,高呼:“愿为陛下效命!”
经过层层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加入了编撰队伍。在解缙的带领下,他们在文渊阁安营扎寨,全身心投入到大典的编撰工作中。
文渊阁内,书籍堆积如山,学者们日夜忙碌。解缙穿梭于各个房间,时而与学者们探讨问题,时而审阅文稿。一天,解缙拿着一份文稿,匆匆走进朱棣的书房。
解缙满脸兴奋,将文稿呈给朱棣:“陛下,这是几位学者整理的关于天文历法部分的初稿,内容详实,且多有独到见解。”
朱棣接过文稿,认真翻阅,不时点头称赞:“不错,不错。这编撰工作虽辛苦,但看到如此成果,朕甚是欣慰。不过,这大典不仅要内容丰富准确,更要注重文字的通俗易懂,以便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
解缙恭敬地回答:“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定会牢记陛下教诲,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
朱棣放下文稿,目光望向窗外,缓缓说道:“解缙啊,这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中的智慧与精髓,乃是我中华民族的瑰宝。编撰《永乐大典》,不仅是将这些典籍文献汇聚成册,更是要让后人知晓,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多么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
解缙微微颔首,神情庄重:“陛下高瞻远瞩。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农桑医术、奇门遁甲…… 无一不蕴含着先人的智慧。此次编撰大典,臣等定当全力以赴,让这文明之光永世传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